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利用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和有限元法研究机枪—土壤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模态试验获得机枪在硬质土壤支撑条件下的低阶模态信息,据此对机枪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机枪结构动力修改和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本文采用坐标空间重正化群方法(PSRG),对二维正方形点阵最近邻伊辛模型铁磁系统,求解了五个自旋组成块体的临界指数,在块体哈密顿量中保留到的量级。将本文结果与伊辛模型严格计算的理论值、各种临界指数的实验值、以及二维三角点阵三个自旋组成块体的临界指数计算值相比较,可以看到,本文的计算结果均比三角点阵三自旋组成块体的计算值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40mm火箭弹进行了储存失效分析。以弹着目标不爆炸为顶事件建造失效树,求出最小割集和结构函数。通过对失效树的简化,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提出40弹爆炸作用失效的四种主要模式,并进行了失效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计算机网的广播信道中测定算法结合使用随机预测树形算法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算法。文章还应用随机过程理论推导了这种算法的有关分布和定理。业已证明,该算法是稳定的,并且有极高的吞吐率和良好的时延特性。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
集中讨论了火控系统的首发命中率提法及试验考核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对火控系统的论证,试验及评价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目标识别和故障诊断的自组织神经网络(SNN)模型和一种基于模糊关联度的判别准则。SNN学习速度快,能在不破坏原有“知识”的情况下,学习、记忆新知识,且具有对外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新的判别准则充分考虑了网络输出矢量各分量的大小因素及其与各期望目标矢量的相关程度,使类别判决更加合理可靠。本模型被用于被动声纳目标分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使用蒙特卡罗直接模拟法模拟了300keV氘束流T(d,n)4He中子源发出的中子在球壳屏蔽体介质铁中的输运规律。分析了不同介质厚度的铁对中子的反射性质和吸收性质,这些解释和分析对快中子球壳屏蔽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8.
模糊规则集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糊规则集度量,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系统。提取模糊规则分两步实现:(1)由训练样本自适应形成超球子空间,可望解决高维空间的识别问题:(2)计算每个子空间上模糊规则的信任度。对模糊规则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以便解决模糊规则之间的矛盾。仿真研究表明:模糊规则集度量可以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目标识别领域中信息融合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特征层融合的高维数、量纲不统一、信息表达方式差异等特点,利用模糊自映射神经网络来实现特征间的有效融合。经实验仿真证实,这一融合方法较单源识别正确识别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40.
以船用核动力装置为对象,探讨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的发展及现状,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从概念、方法和工程背景角度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