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针对鱼雷非触发引信在结构以及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对简化鱼雷非触发引信的使用与维护程序进行了探讨研究,阐述了鱼雷非触发引信的微机化是改变装备结构模式、简化使用与维护程序、提高可靠性与可维修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弹底引信旋卸时的应力分布特点,给出了应力分布规律已知时,引信不发生破坏的可靠度与最大许用旋卸扭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将此式中的积分区间化为有限区间,使之能够用数值积分的方法求解。当应力分布规律未知时,假定所有被旋卸的引信都承受了同一最大应力,这样根据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即可方便地求出其可靠度或最大许用扭矩。这两种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其它螺纹连接件的旋卸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无线电引信炸高可靠度的估计方法,用某型无线电引信的射击试验数据计算出炸高可靠度,通过回归建立起炸高贮存可靠度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模型对各贮存年限的炸高可靠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在荷重仪法的基础上,论述了长储引信压簧非线性畸变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检测方法——能量检测法,建立了弹性势能测量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失效模式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失效判据。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引信弹簧智能抗力仪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其基本思想亦可适用于锥形簧等一类本身非线性工引信弹簧。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只具有部分统计信息(如包给分布和同相分量的协方差)的引信杂波模拟.所提出的方案基于复数非高斯协方差序列与高斯协方差序列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能够实现指定的包络分布与协方差.它使杂波模型摆脱了“白色或正态”的限制.用这种解析方法实现的引信杂波信号源可以用于系统设计、仿真与测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舰船水压信号与波浪噪声的特点,用时间序列的AR模型理论导出一种适用于在水压引信上使用的自适应滤波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自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发射和接收装置是引信遥控装定的重要内容.在装置中引入单片机和FPGA技术,能快速、准确的装定已经出炮口300 ms以上的密集弹药,选择工作方式,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有近炸、碰炸、遥控炸、定时(距)炸.引信具备近目标发射电磁波功能,能有效抗有源干扰、海杂波干扰和信道干扰.FPGA的高度集成特性减小了编码和解码、调制与解调电路的体积,减小了引信工作电路.  相似文献   
18.
某新型榴弹引信加速寿命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影响某新型榴弹引信长储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和湿度)分析,得出其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双环境应力下满足阿伦尼斯模型。用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计算出双环境应力下威布尔分布的过渡参数、形状参数、尺寸参数等值,从而估算出某新型榴弹引信长储失效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动态模拟试验与靶场验收试验的等效性出发,根据瞬发发火和惯性发火作用机理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迫弹引信在碰击靶板过程中着发机构的物理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考核引信瞬发发火可靠性和惯性发火可靠性的相似准则,即模拟弹着靶速度与靶场验收试验时实弹着靶速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遥控引信技术反导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口径舰炮发射率和系统射击精度的提高,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引信的应用为提高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效能提供了一条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需求,基于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现有技术状态,提出了应用遥控引信技术提高系统反导效能的技术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阐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