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使用my Evalvid-NT仿真软件,选取封包延迟、画面延迟、封包抖动率和画面抖动率4个指标对多媒体网络的视频传输效果进行仿真。经过仿真计算后得到的可解画面比例与理论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42.
首先对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强大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说明。然后在分析了传统调频斜率失配干扰方法和移频干扰方法的干扰效果的基础上,针对固定移频干扰只能实现点目标或线目标干扰,调频斜率失配较大时易被干扰方根据干扰信号与原信号较大的调频斜率失配特征进行反干扰的缺陷,提出一种将两者结合的方法:调频斜率失配-移频干扰。最后实验仿真证实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是基于动态阈值二值化图像,将帧差法与背景差法相融合,最终检测并提取出运动目标。通过VC++开发平台编程,并对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固定阈值二值化图像的方法相比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出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且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
FFT-MTD滤波器组优化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FFT算法实现雷达信号动目标检测(MTD)的方法,为提升MTD在强杂波环境下的检测性能,对加权FFT优化MTD时窗函数的选取进行了讨论,比较了6种窗函数加权时FFT等效多普勒滤波器组的幅频特性和改善因子,得出了适合于MTD的最佳窗函数,并针对某型雷达信号体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增强了MTD在杂波背景下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5.
以FoS(Family of Systems)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作战功能模块设计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框架,提出适用于该方法框架的基于目标-概念-任务的作战任务需求分析方法、基于任务-功能的作战能力分析方法,从实践角度实现了模块化作战力量建设与FoS武器装备体系模块化、综合化、集成化建设的一体化设计,为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提供了新的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46.
BP (Back Projection)算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SAR成像算法 ,它的突出优点是解决了大积累角情况下不可避免的距离迁移 (rangemigration)问题。但由于计算量过大 ,使得它往往成为提高信号处理效率的瓶颈。本文充分利用轨道SAR地面实验中雷达运动轨迹的特点 ,通过消除BP算法中计算的冗余性 ,极大地降低了计算负担 ,提高了成像速度。本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7.
针对机动车辆换挡信号中存在大量强电磁及环境振动噪声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实时性和硬件实现性能的需求,基于最小带宽离散小波算法,提出了简化的、适用于工程实现的小波分解层数确定方法;然后利用初始阈值对各层小波系数进行分类,利用各层中各类系数均值差的模及均方差为依据,设计了各层阈值的自适应迭代确定算法,同时改进了阈值的量化函数。仿真对比试验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适用于机动车辆的相关信号检测与降噪。  相似文献   
48.
针对C3I系统中警戒雷达的扫描跟踪和雷达情报数据录取仪的数据处理以及有线传输功能进行模拟.该模拟系统包括两部分,目标情报数据的产生与数据的调制和输出.应用EVC编程实现了目标情报数据的生成和系统控制,系统数据调制采用2FSK,由FPGA编程实现.应用PC104总线和FPGA技术构建了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49.
应用AMESim软件对某型履带车辆液压助力变速系统建立仿真模型,调整系统中部分参数为模型注入故障信息,对系统进行了故障仿真,获得了系统异常动态特性与系统元件故障之间的联系,为该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证明该仿真模型可模拟实际系统的故障响应。  相似文献   
50.
《防务技术》2020,16(1):77-87
The effects of metallic material on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of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against vertical long-rod tungsten projectiles were studied by artillery-launched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Hybrid structures with rectangular cores in transverse orthogonal arrangement and slide-fitting ceramic inserts of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prisms were fabricated with titanium alloy TC4 (Ti6Al4V), AISI 4340 steel and 7075 aluminum alloy pane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brid structure of Ti6Al4V exhibited the highest penetration resistance, followed by that of 7075 aluminum alloy with the same area density.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hybrid structure of AISI 4340 steel was the lowes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showed that the metallic material of a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 can directly affect its energy absorption from the impact projectile, which further affects its penetration resistance. Different metallic frames exhibited differen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constraint conditions or support conditions for ceramic prisms. The high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Ti6Al4V hybrid structure was due to its stronger back support to ceramic prism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ISI 4340 steel hybrid structure, and better constraint condition for ceramic prisms by metallic web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7075 aluminum alloy hybrid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mass efficiency and thickness efficiency showed that the Ti6Al4V hybrid structure has advantages in reducing both the thickness and the mass of protective structure.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in the present work were heterogeneous, impact position has slight influence on their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