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32.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对其安全性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环境及其对监测快速、高精度的要求,详细阐述了采用GPS和全站仪的组合监测方案,重点提出了利用回归平面进行建筑物整体倾斜变形分析的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We study the problem of multimode scheduling tasks on dedicated processors,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maximum completion time. Each task can be undertaken in one among a set of predefined alternative modes, where each mode specifies a required set of dedicated processors and a processing time. At any time each processor can be used by a single task at most. General precedence constraints exist among tasks, and task preemption is not allowed. The problem consists of assigning a mode and a starting time to each task, respecting processor and precedence constraints, to minimize the time required to complete all tasks. The problem is NP-hard in several particular cases. In previous works, we studied algorithms in which a solution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an iterative procedure that combines mode assignment and sequencing phases separatel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some new heuristics where the decision on the mode assignment is taken on the basis of a partial schedule. Then, for each task, the mode selection and the starting time are chosen simultaneously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processor usage. Different lower bounds are derived from a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from a graph representation of a particular relaxed version of the problem. Heuristic solutions and lower bounds are evaluated on randomly generated test problems.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6: 893–911, 1999  相似文献   
34.
仿鱼长鳍波动推进器研究的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仿鱼长鳍波动推进是未来水下航行器的一个发展趋势和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长鳍波动推进器的生物学背景,分析了长鳍波动推进的数学方法,对国内外仿鱼长鳍波动推进器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扼要分析了目前仿鱼长鳍波动推进器控制研究的主要问题。推进系统控制遇到的挑战是大扰动情况下的状态保持、迅速机动、高效持久推进和轨迹规划与跟踪,从推进器的设计和控制上解决这些困难将依赖于工程技术科学和生物科学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c,h,a)三参数旋转体模型计算了形变核的相对表面能、相对库仑能及相对转动能。这些相对能量与具体核无关,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于核裂变动态过程的模拟计算。利用这些结果,计算了一些核的形变位能随三参数变化的情况,给出了裂变位垒高度,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对~(236)U的形变位能曲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用Werner—Wheeler方法计算了形变核的惯性质量和粘滞张量随三参数变化情况,对断点线方程作了深入讨论,为核裂变动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准备了必要的系数。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球头弹低速斜侵彻下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系列弹道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初始速度下弹体的变形,靶板的破坏模式,以及靶板的破口大小及形状;同时采用ANSYS/LS-DYNA对弹靶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速斜侵彻下靶板响应非完全对称,根据受力特征可将靶板划分为四个不同区域,即接触区,弯曲区,拉伸区和对称区;薄板的穿甲破坏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隆起变形,碟形变形,弯曲变形,弹体贯穿阶段;不同初始速度下靶板出现四种典型的穿甲破坏模式,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依次为隆起—碟形变形,隆起—碟形变形—拉弯撕裂破坏,隆起—碟形变形—拉弯剪切破坏,隆起—拉弯剪切破坏。斜侵彻下靶板破口形状为椭圆形,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破口长径不断减小,形状由椭圆形向卵形过渡。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球头弹低速斜侵彻下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系列弹道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初始速度下弹体的变形、靶板的破坏模式以及靶板的破口大小和形状;同时采用ANSYS/LS-DYNA对弹靶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速斜侵彻下靶板响应非完全对称,根据受力特征可将靶板划分为四个不同区域,即接触区、弯曲区、拉伸区、对称区;薄板的穿甲破坏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隆起变形、碟形变形、弯曲变形、弹体贯穿阶段;不同初始速度下靶板出现四种典型的穿甲破坏模式,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依次为隆起—碟形变形、隆起—碟形变形—拉弯撕裂破坏、隆起—碟形变形—拉弯剪切破坏、隆起—拉弯剪切破坏。斜侵彻下靶板破口形状为椭圆形,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破口长径不断减小,形状由椭圆形向卵形过渡。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现有机器人体系结构的总结,结合任务需求和当前技术发展水平,构造了一种人机智能紧耦合的无人平台系统结构.该结构分为7层,具有3种导航模式,6种控制方式,能够实现从主从遥控到全自主不同智能层次的无人平台构建,为无人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工程指导,并为无人平台的应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宽速域(Ma为0.145~0.7)内飞翼布局采用后缘环量控制射流进行滚转控制开展系统研究,并与传统舵面控制构型进行对比。研究关注电磁隐身特性、滚转控制特性和相关流动机理,以及射流引气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随马赫数的增大,射流对边界层流动的夹带和阻滞效应减弱,滚转控制能力显著下降;但射流控制大幅提高了典型角域的电磁隐身特性,并且引气量少,推力损失小,控制效率因子(单位附加阻力系数产生的控制力矩系数)高。综合来看,后缘环量控制射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飞翼布〖BHDWG8,WK10YQ,DK1*2,WK1*2D〗〖XCSS.TIF;%129%129〗听语音 聊科研与作者互动 局滚转控制设备。  相似文献   
40.
结合形变原理及网格迭代思想,利用方向导数计算控制函数,提出一种新的二维空间自适应网格生成算法。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适应解函数的空间剧烈变化。与其他自适应算法比较,其主要优点是该算法逻辑简单,避免了解网格偏微分方程,节约了网格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