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胜拥有高度现代化优势装备的敌人,其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志愿军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又一重大发展,在我军政治工作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扼要梳理志愿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当前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仍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忻口位于山西忻县(今山西忻州市)北约25公里处,是雁北地区通往太原的咽喉要地.史载"汉高祖刘邦出平城之围,还军至此,六军忻然",故得名为忻口.1937年10月,当在华北地区"每战必克"的日军第五师团杀到忻口时,不仅长达23天没有任何进展,且遭遇了平津作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3.
1938年10月,武汉陷落,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1939年9月和1941年9月,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阻止了日军向西南纵深长驱直入,可以视为中国的胜利;但从战术上看,中国军队损失更大,双方并未分出胜负。  相似文献   
14.
1938年10月,日军虽然夺取了武汉,战略上却陷入不利:一方面,日军希望通过夺取武汉,迫使中国国民政府投降的企图彻底破灭;另一方面,经过一年半的全面战争,日军不仅伤亡惨重,大量部队被消耗,而且国家财政也陷入危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日军兵力不足的弱点暴露无遗,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发动像武汉会战那样持续数月、进击千里的大规模进攻,只能在短时间内集中部分优势兵力,对一些重点地区进行扫荡式进攻。为巩固武汉外围、打击中国军民抵抗意志,1939年4月和1940年5月,日军先后对随县、枣阳和宜昌一带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扫荡式攻击,史称两次随枣会战(第二次随枣会战亦称“枣宜会战”)。  相似文献   
15.
活跃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中央特科,担负着中国共产党情报、政治保卫和除奸的重任。其第3科"红队",主要以暴力手段惩恶除奸,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维护革命利益的有力拳头。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解放战争后期文电署名"军委参"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军委参"的理解与标注,应视使用"军委参"成文的拟稿者、签批者的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认定为"作战部"。  相似文献   
17.
吴海华 《政工学刊》2014,(11):30-31
人类战争史揭示着一条铁律: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军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习主席也反复强调"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我理解,军队的样子,就是要能打仗、打胜仗,就是要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和作风。作风和战斗力紧密相连、如影随形,具有服务目标的统一性、生成机理的关联性、内在要求的一致性。以战斗力标准来衡量,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四种不良作风。  相似文献   
18.
仲华 《军事史林》2014,(6):29-34
孟良崮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史上极富影响力的一场血战。这一战,从时间上说,发生于我军打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和展开局部战略反攻的关键阶段;从形式上说,结合了大规模的运动战与阵地战,华东野战军第一次从正面摆开阵势同强敌交锋;从效果来说,我军全歼号称国民党“御林军”、“模范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开创了在敌人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粉碎了敌人计划,扭转了华东战局,积极推进了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正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根据中共中央"边打边建"的方针,新中国的军队将战场作为演习场,以实战锻炼各技术兵种。通过这场战争,人民解放军的特种兵建设从很低的起点上起步,有了飞速发展,与当时世界先进军事科技水平的差距大为缩小。国内解放军野战部队和入朝的志愿军,都以发展炮兵为重点。在世界战争史上,由以枪战为主过渡到以炮战为主,是军队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军队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徐焰 《国防》2014,(2):76-78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雄壮的歌声与今天的人们虽已渐行渐远,但东邻半岛那片"三千里江山"以及长眠在那里的十几万志愿军烈士,却一直牵动着亿万国人的梦里情怀。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在新政协会议上曾庄严地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辉煌胜利,终于把这种"站起来"的口号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