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本文概要介绍了潜艇和载人航天器舱内二氧化碳分离去除的4种主要方法:碱吸收法、吸附法、电化学法和膜法,并就该技术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的应用情况,以及今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一种模糊方向神经网络分类器,并应用于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与分离。模糊方向神经网络采用模糊集表示发动机故障模式,模糊集是方向超体聚集形成的集合体,方向超体则由单位方向、夹角和两个半径确定。模糊方向神经网络能在一次循环学习中形成非线性方向边界。故障检测与分离的仿真研究表明:模糊方向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是比较优越的。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车辆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确定出系统反馈控制的设计目标。基于对[1]中状态协方差配置控制理论的推广,文中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具体方法,并举例说明该设计方法具有直接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肖特尔喷水泵在军事上用途,发展过程及作用。原理。这种喷水泵不仅是德国M3自行舟桥3,型汽艇的水上动力,而且还可作为扫雷和登陆舟艇推进装置。  相似文献   
26.
关于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差分解法的收敛性证明,所见文献中都是借助于差分的极值原理给出了误差估计式.本文利用矩阵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回归理论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在测量参数较少的情况下诊断出较多的发动机故障。当发动机故障不太严重、故障因素也不多时,得到比较满意的关于故障定位和故障大小的结果;在发动机故障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仍能得到比较好的故障定位结果;当存在多个故障因素时,诊断效能有所下降。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比较大的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α粒子在高温高密氘氚等离子体系统中输运时其角密度分布函数满足非定态Fokker-Planck方程。本文将一维球对称情况下的Fokker-Planck方程在时域离散时分离成速度与坐标方向的两个方程,再对此两个方程中的速度变量作多群化处理,坐标变量(包括运动方向变量)采用有限元方法处理,分别得到了两个有限元方程。通过对两个有限元方程的耦合求解,数值求解了α粒子角密度分布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分别计算了α粒子对背景等离子体中的离子、电子的能量沉积率以及α粒子对背景等离子体的总能量沉积率随时空的演化。  相似文献   
29.
为分析在时序抛撒方式下子母弹多体干扰流场特性及其对各舱段弹体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控制方程与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结合非结构动网格技术,分别对两种时序抛撒方式及后舱子弹单独抛撒方式下的子母弹三维非定常分离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抛撒时序下的分离流场特性及其气动干扰特性,揭示各舱段子弹在不同分离阶段的气动干扰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序抛撒分离过程中各弹体间激波不断地交错干扰,增加了流场结构的复杂性;前舱子弹的激波干扰使得后舱段子弹气动分离参数较低,分离效率较慢,尤其在短时序间隔下,后舱弹体受前舱子弹干扰较为严重,弹体的安全分离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0.
采用高阶精度WCNS格式和γ-Reθ转捩模型对VFE-2中等半径钝前缘三角翼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前缘转捩对钝前缘三角翼涡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进行了详细对比,表明钝前缘三角翼的前缘分离涡发生在翼尖下游,在特定雷诺数下其具体发生位置受转捩因素影响,采用全湍流模型计算会推迟分离,而耦合转捩模型后的计算结果和试验吻合很好。然后基于耦合转捩模型方法,对钝前缘三角翼涡结构随迎角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并表明在较小的迎角下,前缘不会产生分离诱导涡;随迎角不断增大,分离诱导涡在三角翼后缘附近产生并向上游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