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超精密车削加工中,影响工件表面形貌的主要因素有刀具的几何形状、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刀具与工件的相对振动等,考虑这些因素,对超精密加工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行建模,并通过仿真分析刀具轮廓在工件径向截面内可能发生的剪切现象。验证结果表明,用该模型仿真超精密端面车削的工件表面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刀具切削运动的轨迹、预测工件表面三维微观形貌及二维截面轮廓形状等表面特征,并可将其作为实际切削加工中切削参数优化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2.
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待测物体表面数字图像,运用灰质化、图像增强、图像平滑、图像分割及边缘检测等技术提取研究对象的轮廓边缘。用Photoshop软件中测量图像标尺在水平方向的像素数目,绘制不同尺寸的标准圆与边缘轮廓线条内切,反复操作后确定最大内切圆。统计该内切圆直径像素个数,利用指定表达式计算其半径。以该法测量单颗金刚石磨粒尖端曲率半径,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处理的微小曲率半径测量技术在不具备复杂、精密的测试仪器时,具有可靠的测量准确度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3.
34.
海风 《国防科技》2003,(2):32-33
据俄罗斯军方媒体最近报道,在拉斯普列京科学院院士“金刚石”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成立55周年之际,该公司总经理伊戈尔·阿舒尔别利等专家不仅介绍了“金刚石”悠久光荣的历史,还表示俄第4代改进型防空导弹系统“凯旋”将于2003年初列入俄军装备,更透露了俄建造第5代防空导弹系统的内幕情况。  相似文献   
35.
通过一系列试验,考察了采用不同烷烃乳液及极性添加剂作为磨削液时金刚石砂轮磨削S i3N4陶瓷时的堵塞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烷烃油膜表面的非极性性质对非极性的S i3N4磨屑有很强的吸引力,采用烷烃乳液作为磨削液时,金刚石砂轮较易发生堵塞。通过在烷烃乳液中添加极性有机物,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堵塞的发生,最佳的极性添加剂分子结构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憎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相似文献   
36.
##正##香港【星岛环球网】2月17日报道,俄罗斯"金刚石-安泰"防空系统公司发言人拜科夫在2010印度国防博览会上透露,数个国家正在研究利用俄罗斯武器装备建立防空系统的可能性,这些装备包括S-400、S-300和"山毛榉"及"托尔"防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37.
光学阵列器件的慢刀伺服车削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刀伺服技术是相对于快刀伺服提出的方法.采用C轴、X轴、Z轴联动的方法在极坐标或圆柱坐标内进行加工.光学阵列如微透镜阵列、微反射镜阵列在高速数据、声音和视频信号传输中具有重要作用.将光学阵列看作一个自由曲面,使用慢刀伺服车削技术一次加工成形,可以解决传统加工中将光学阵列分块加工后拼装和调整的困难.但是由于光学阵列表面形状复杂,其表面法线的突变可能会使机床运动超出伺服轴执行能力.根据慢刀伺服加工技术的特点,建立了伺服轴执行能力限制曲线,研究了不同刀具半径补偿方式对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机床伺服轴执,厅能力合理选择刀具半径补偿方式可实现微光学阵列器件高精度加工.  相似文献   
38.
提升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 DLC)膜在被保护基底上的附着能力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前期设计的Cu基多层DLC膜有效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DLC/SiC循环层中两者厚度比例对膜层的附着性能、纳米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以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实际应用所需的膜层性能。纳米划痕和压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DLC层与SiC层厚度比例的增大,多层DLC膜在Cu基上附着性能逐渐降低,但当厚度比小于2.3时,仍接近厚度400 nm的单层DLC膜在Si基上的附着性能;Cu基多层DLC膜的纳米硬度逐渐提高,同时,耐磨性接近纯DLC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