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转轮手枪定义为“多弹膛依次转动的、单发射击的手枪。”1835年,美国人柯尔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的现代转轮手枪,从此掀开了转轮手枪发展及使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2.
特种枪械是指具有特种性能或结构独特、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枪械。它是专门供侦察兵、特警、特工等执行特殊任务人员使用的武器。特种枪械具有普通枪械不可比拟的独特的结构设计和作战效能,因而能完成普通枪械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33.
建立科学的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对于鼓励、引导和稳定军人在特殊地区安心服役,促进驻特殊地区部队的全面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物质待遇保障的实际,对建立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应把握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采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制备Ni-Co-MoS2复合镀层,系统试验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i-Co-MoS2复合镀层在滑动摩擦条件下,摩擦因数主要取决于镀层中MoS2微粒的含量、滑动速度和载荷;MoS2微粒的减磨作用,可有效改善镀层的耐磨性;在滑动摩擦条件下,Ni-Co-MoS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将随MoS2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35.
为揭示固体推进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的老化机理,解剖了自然贮存19年贴壁浇注的端羟基聚丁二烯橡胶推进剂装药发动机,沿着药柱径向不同位置进行了取样,并采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交联密度等多种手段对这些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贴壁浇注发动机药柱不同位置推进剂的老化程度不尽相同,越靠近非金属壳体位置,推进剂的老化程度越严重。进一步深入分析表明:除了丁羟胶中双键的氧化断链和端羟基的缩合等影响推进剂老化,铝粉氧化产生的铝离子会催化丁羟胶双键与氯气或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双键和仲醇,而铝离子迁移和分布的不均匀会引起药柱老化的不均匀性。研究结果对推进剂配方设计和防老化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责任人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不高外,人的"下意识"和"潜意识"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人的"下意识"、"潜意识"现象为背景,指出人在"下意识"和"潜意识"作用下存在的安全隐患,说明事故的产生与人的意识控制,即与人本身的体质、所处的工作环境、大脑的兴奋程度密切相关,从深层次揭示了人的生理、心理所造成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控制"下意识"和养成"潜意识"的措施,以增加安全作业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37.
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军事斗争的对抗永远充满着创新活力。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中央军委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科技强军战略.推动军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军队武器装备质量和部队作战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相似文献   
38.
瞿秋白作为中国革命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不仅深人思考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而且以批判倾向性错误的自觉行动积极修正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的主张,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9.
今年,共和国迎来了国产54手枪定型50周年、64手枪定型40周年、84手枪定型20周年的大庆年.54手枪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种军用手枪,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迄今已成为在人民军队中装备时间最长、生产数量最多的军用手枪;64手枪作为第一种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技术开发出的手枪和第一种国产警用手枪,40年中伴随中国警官活跃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最前沿,为维护社会安定立下了赫赫战功,并成为中国警官的忠实朋友;84手枪作为第一种国产反劫机专用手枪,以其体积小、威力适中,令劫机犯闻声丧胆,且备受飞机上保安人员的喜爱.  相似文献   
40.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传统的依靠大量杀伤人员和彻底摧毁器材设施来取胜的战争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军事学家便提出了“把最佳的战争胜利定位在不需大量杀伤敌方人员和摧毁目标前提下,就能摧毁敌方意志,迫敌接受条件”的设想。该观点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一些军事强国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紧研制能够剥夺敌方抵抗意志削弱和破坏武器装备效能的新型武器。目前这类武器,如次声波武器、低能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