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bstract

A tremendous amount of important work has been done recently on operationalising the protection of civilians as a military task. The bulk of the discussion has focused on how militaries should respond to direct attacks on civilians.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but thinking about civilian protection should also include a serious examina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 approach of military organisations to the problem of ‘spoiler’ groups can affect the level and dynamics of attacks on civilians – importantly, where armed groups are interested in violent control of civilian populations, attempts to ‘dislodge’ them from areas of control may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level of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beyond the dangers to be expected from being near areas where active fighting is taking place). In 2009, the United Nations mission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MONUC) supported the Congolese military in operations to dismantle the Hutu-dominated FDLR (Forces Démocratiques de Libération du Rwanda, Democratic Forc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Rwanda) militia group, at massive human cost. Critics have primarily focused on MONUC's failure to protect civilians from direct attack, consonant with the general discourse on tactics for civilian protection. These criticisms are valid, but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wo crucial additional considerations should be kept in mind: the way that military operations can affect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and the way that moralising the approach to armed groups, even those which have committed serious abuses, can limit military and political options – potentially in ways that increase civilian risk in the name of protecting them.  相似文献   
72.
阐述赛博空域研究工作中以仿生方式进行电磁防护所需要涉及的基本内容,对所研究的内容在整个仿生领域中予以大致的定位.对赛博空域进行定义,解释进行电磁防护的基本概念、相关仿生研究的表象级对等模型、研究策略和实现基础.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相应方案的规划,并结合鲁棒性研究,在分级冗余基础上考虑鲁棒裕度问题,描述网络简并、功能梯度和旁路易化的特征,使得赛博环境下电磁防护的仿生构想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地震火灾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城市地震火灾危险性分析的模型,利用民事火灾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城市地震火灾发生率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介绍《重庆市办理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案件立案标准(暂行)》,简述了失火罪与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具体概念、主要构成特征及区别。  相似文献   
75.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久,积极推进消防法制建设,是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消防事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对贵州消防法制建设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跨世纪消防法制建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6.
信息时代 ,个人上网机的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个人防火墙就应运而生。首先简单介绍个人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 ,在特殊IP的过滤和端口、漏洞和进程防护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一些典型的个人防火墙产品存在的缺点 ,提出了EPFW的概念 ,然后阐述了EPFW对个人防火墙的IP过滤、端口防护、漏洞防护、病毒防护和进程防护进行增强的设计问题、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法。这些都说明对于PC机信息保护而言 ,EPFW是一个可行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利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对某电子时间引信的电子部件的损伤及其防护加固进行了实验研究。引信部件在ESD的作用下,储存的信息会改变;当ESD的电压进一步升高时,引信中的电子部件出现损坏,其损伤阈值为+200V.采取加固措施后,系统抗ESD的电压提高了2~3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初步查明果子沟有野生药用植物 189种 ,隶属于 5 4科 16 0属。资源储量不足 ,名贵中药材面临灭绝的危险 ,亟应加强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79.
钟敬文阐明了民族的整体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确定了民俗文化在整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文化认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前提。钟敬文的文化观对保护和利用新疆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新疆经济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漏电故障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择性漏电判别方法———时序比相法 .在论述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之后 ,给出了实现这种方法的最简电路 ,介绍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最后给出了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试验基础上作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