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信号发生器存在的成本高、功能单一、电子线路复杂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虚拟任意信号发生器。通过动态链接库(DLL)与下位机设备DDS-3X25进行通信,基于"模块化"和事件结构的设计思想,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基本波形、任意波形、噪声叠加、波形数据载入、波形数据量化转换和线性插值等程序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能产生纯净和叠加噪声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基本波形,而且可以输出手绘的任意波形,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宏远  税敏 《防化学报》1999,9(1):33-36
利用多项高新技术,研制了仿真度高、消耗低,交好性好的室内模拟训练系统,使乘车辐射侦察训练有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设备,可显著地提高教学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防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优化国防资源配置,必须从改革调整军队预算制度入手,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PPBE制度。应适当减少预算编制时间,缩减不必要的程序,并坚持"需求牵引、体系统一、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原则,降低军费预算制度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颠覆性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国外研究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提出了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总结了颠覆性技术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主要军事强国推动颠覆性技术研究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弹头中段机动后的显式制导,进行了虚拟目标修正研究。通过在建立最大弹道包络面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穿越弹道横截面的虚拟目标修正方法,基于弹道包络横截面的大机动弹道虚拟目标计算方法,建立虚拟目标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获得了大机动弹道对应的虚拟目标,通过显式制导方法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制导精度,此方法为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突现任务重分配是具备了飞行中改变攻击目标能力的巡航导弹在作战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可控巡航导弹的特点及此类导弹在飞行中可能出现的突现任务类型,借鉴战斧巡航导弹的作战样式,建立了出现突现任务后的任务执行过程;提出了候选导弹、重瞄导弹的确定方法,并建立了各自的任务执行子模块;利用这些子模块,从一个新角度提出了基于逻辑判断的突现任务分配方法,可为可控巡航导弹的突现任务重分配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论述 ,结合人们的现实思想 ,围绕当代中国先进性生产力代表的阶级基础这个时代课题 ,进一步阐明了与时俱进的党的先锋队的性质 ,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必须认清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新变化的客观现实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澄清人们在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变化认识上的疑惑 ,坚信党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正确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俄核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核大战的危险已降至最低点,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危险在增加,国际社会缔结《禁止化学武器化约》后,15年内现实2的化学武器依然存在,化学武器扩散及违约发展和使用难以完全避免,化学威胁依然存在。由此预测餐军核武器的使用方式有:敬告性打击,有限使用核武器,恐怖使用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基中段防御系统(GMD)部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的研究,分析了GMD系统的作战过程以及发射时序,经过理论分析和攻防仿真实验,计算得到GMD系统的拦截空域、拦截时机,为未来战略导弹的突防技术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升公民幸福指数彰显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责任;当前公民幸福指数的真正提升在于切实解决好改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