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循环子空间理论的线性系统测试矩阵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线性定常系统在循环指数大于1(即其约当标准形不同的约当块有重根)的情况下测试矩阵的优化方法.以循环子空间相关定理的证明为基础,根据根向量链的相关特性,得到了测试向量的线性和与系统观测性的直接关系,给出了在保证系统可观测性的同时,使得测试代价最小的测试矩阵优化方法.算例表明,提出的方法简单直观,对配置测试向量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装甲团装备保障能力是数字化装甲团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分析了联合作战数字化装甲团装备保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装甲团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了评估模型,实例验证了数字化装甲团整合式保障力量模型和配送式保障力量模型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热障涂层结构材料红外定量检测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脉冲相位的LM(LevenbergMarquardt)识别算法。针对研究问题,建立了轴对称圆柱坐标下热障涂层结构材料的瞬态导热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出检测表面的温度场,经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检测表面的相位分布,分析待检测参数对检测表面相位差的影响。以相位为识别条件,采用LM反演算法对热障涂层厚度及其涂敷下材料内部缺陷位置大小进行定量识别,并采用数值实验方法验证了基于相位的LM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热交联法制备低含氧量碳化硅纤维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低预氧化程度的聚碳硅烷 (PCS)纤维进行热交联处理 ,降低SiC纤维中的氧含量 ,经过二步烧成法制备出机械性能及高温耐氧化性能优良的连续SiC纤维。通过IR、XRD、SEM、元素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研究了热交联碳化硅纤维的热交联处理的工艺条件、烧成工艺 ,研究了热交联碳化硅纤维的组成、微观结构及其与纤维的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系统效能综合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武器系统效能建模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解析计算、仿真、层次分析、模糊评判、专家评估等手段来建立效能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目标识别领域中信息融合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特征层融合的高维数、量纲不统一、信息表达方式差异等特点,利用模糊自映射神经网络来实现特征间的有效融合。经实验仿真证实,这一融合方法较单源识别正确识别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中,磨损故障占70%以上,油液中的磨粒携带机器运转状态的大量信息,磨粒监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对各种磨粒监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适应范围进行了评述,尤其对光谱和铁谱技术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水下600米援潜救生兼顾海洋油气开发作业的缆控水下机器人的两型机械手的主要技术性能、特点。笔者还针对水下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及作业特点,重点阐述了两型水下机械手设计、研制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并对水下机械手的设计观点和方法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加强政府对消防工作的科学决策,编制“城市火灾风险与灭火救援力量”方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围绕进一步规范“城市火灾风险与灭火救援力量”的评估工作,从火灾形势、消防力量、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工作社会化、公民消防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开展评估的具体办法,并从机构设定、评估定位、工作原则和程序等方面就公共消防安全评估机制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