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运用数学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计算方法,对四台活塞式内燃机扭矩试验数据的验算,得出车用及工程机械用活塞式内机扭矩曲线符合二次多项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出了计算简便的扭矩曲线一般拟合方程,经计算机对方程及试验数据的曲线绘制,拟合精度令人满意。该结果为内燃机理想功率特性系数KN的最终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Teager能量算子包络解调方法主要用于对单分量的调幅调频信号进行解调,而真实机械故障信号多为多分量的调幅调频信号的问题,提出了能量算子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相结合的解调方法.首先,利用固有时间尺度分解法将原始振动信号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旋转分量和一个单调趋势项,并基于波形匹配算法实现原始数据的自适应端点延拓以解决分解过程中的端点效应;然后再选取合适的固有旋转分量,利用能量算子方法实现调制信号的包络解调;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仿真信号和故障模拟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机械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3.
关于车用及工程机械用活塞式的内燃机燃油经济性的好坏,通常是用外特性ge~f(n)曲线上的最低耗油率指标来评价,而对于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内的燃油经济性好坏,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评价判据,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本文首先提出了内燃机外特性理想耗油率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内燃机耗油率曲线与理想耗油率曲线的逼近,程度,引入并导出一个新的评价指标-理想油耗率特性系数Kα及其计算公式,用以评价外特性耗油率曲线的变  相似文献   
4.
赵辉  陆明  华勇 《东北后备军》2006,(11):37-37
当前,民兵应急分队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战争一旦打起来,作为国防后备力量,怎样才能有效地快速组织动员民兵应急分队,确保部队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国防后备力量在快速动员中的地位看,民兵应急分队快速动员应突出优点、借助优长、发挥优势,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对含有采样环节、延迟环节和各种限制环节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分析了在闭环系统内添加采样环节和延迟环节后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对延迟环节的校正问题,并对一个具体系统给出一种用简化卡尔曼滤波器和一次插值预测相结合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日益受到各级党委和领导机关的重视,切实摆在了各项建设的首位.但是有的单位和领导对这项系统工程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片面性,出现了抓“硬”放“软”、重“情”轻“理”、只“做”不“说”、避“虚”就“实”.喜“新”厌“旧”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建设徘徊在低层次、低水平、低效益的层面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与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在统一性,以适应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上造势,充分发挥我军政治优势,是我军在过去战争中以弱战强、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那么,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如何从政治上谋势造势,使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在全新的战争形态中重放异彩?我认为运用“软杀伤”武器和手段,不断增强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的威力,不失为一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计.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半自动输弹机系统实际的输弹过程,提出了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根据本输弹机系统的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参数。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对采用模糊控制的系统和采用普通PID控制算法的系统进行仿真,得到各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和抗干扰信号图。对输弹机进行上炮试验,对比采用模糊控制的系统和采用普通PID控制算法的系统的实验结果,得到采用模糊算法的输弹机系统的卡膛一致性能很好的满足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10月下旬以来,通化军分区利用电视、网络、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适龄青年发出号召,鼓励有志青年加入到保卫祖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即将于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各级人武部门在抓好《国防动员法》的学习贯彻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