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出入境人身检查是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研究、掌握出入境人身检查的依据、对象、批准权限及检查的程序、方法与要求,对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防技术基础》2009,(12):57-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一般说来,只有涉及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与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的标准才是强制性标准,而绝大部分其他标准则是推荐性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加强军人保险法制建设,构建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治军、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维护军人合法权益,调动官兵积极为国防事业作贡献,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人保险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使军人保险工作正规有序地进行,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使军人保险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推动军人保险工作跨世纪发展。  相似文献   
4.
军人保险立法是建立和实施军人保险制度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我国军人保险立法的主观与客观依据,并从军人保险法的基本内容和主体规范的角度提出我国军人保险立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军人伤亡保险制度实施一年来的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军人伤亡保险制度的建议:增设军官、文职干部、志愿兵病残和现役军人病故伤亡保险金项目,解决和防止伤病残人员滞留部队问题;将军人因公牺牲认定权限由现行的团级单位提高到军级单位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强化军人保险基金管理,加大保障力度;尽快研究制订《军人伤亡保险条例》,使军人保险事业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作为保险的主体形式之一,互助保险以其固有的运作机制,在适用风险的保障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入互助保险机制,保障军人特殊岗位风险,是实现军人保险政策目标的必然要求。军人互助保险的职能在于针对军队内部实际,对特殊地区、特殊岗位以及执行特殊任务的军人面临的特殊岗位风险;提供灵活高效的风险保障,满足军人对特殊岗位风险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7.
军人伤亡保险作为军人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补偿功能已经被广大官兵逐渐认可。但作为分散军人职业风险的特定机制,其作用并未被充分开发出来,主要表现在较低的补偿水平等方面。因此,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军人伤亡保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军人保险基金运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军人保险待遇的基本保证。军人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应当从完善机构设置,提升人员素质,拓展增值渠道,改革基金上缴办法,赋予军区基金运营职能,加强运营监管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军人保险制度中引入商业保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社会资源为军队后勘保障服务的有益尝试,也是推进军队保险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探索。军队应充分利用好商业保险资源,扩大保险对象范围,拓展保险项目和投保方式,合理分摊保险费用,明确保险责任,促进军入保险制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军地衔接的军人保险制度体系,必须加快立法建设,形成与地方社会保障制度接轨的法规体系;完善险种设置,扩大现有军人利益保障的覆盖面;优化管理体制,成立便于军地协调的组织机构;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军地保险的良好过渡;注重吸收借鉴,走社会保险军地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