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鲁杰 《国防》2016,(10):28-31
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理论与丰富实践,蕴藏着中华民族统一和谐、生生不息的历史大智慧和治国安邦之道,形成了传统中央王朝国之大防与治安中国国策大方向,于今仍发挥着启迪现实和决胜未来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战国末期的学术融合推动了先秦兵家思想的成熟,而《六韬》是继《孙子》之后先秦兵家思想成熟的最典型代表.《六韬》的权谋奇计思想,有别于孙子的"兵者诡道"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体系;《六韬》先进的民本为基础的战争观念,回答了兵家为谁而战的终极提问,确立了战争领域"仁诈合一"的用兵理念;《六韬》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提升了兵家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确立了战争领域"刚柔并济"的用兵原则,增强了兵家思想的弹性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荣辱观,以“仁”为基础、以“义”为标准,闪耀着真理性的理论光芒。“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体现的就是先秦儒家荣辱观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先秦兵家的消费思想不但具有独特的军事色彩,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它提出的“王国富民”、“因粮于敌”、“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仁”、“节欲知足,纯化风尚”等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在促进当时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代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法三家,都富有治国安民的管理思想。儒家强调修己安人、民为邦本、贵和中庸等“王道”管理;道家强调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的“柔道”管理;法家强调法律制度、策略手段和权势威势相结合的“霸道”管理。在现代管理研究中,这些古代管理智慧仍有不应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斌 《军事历史》2007,(1):51-53
提到先秦军事思想,人们常常会同兵家联系起来,认为兵家之外的典籍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事实上,对战争的看法并非兵家一家所独有,"每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同一时代不同的思想家对于战争的起源、本质、作用和性质的认识以及对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所进行的不懈和认真的探索,都是人类思想宝库的一份珍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先秦军事训练思想是先秦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本文重点分析了先秦军事训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杜维明 《政工学刊》2014,(11):85-85
损人损己、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这三种人是社会的败类,必须绳之以法。利己而不损人的人,也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扩大自己利益的"经济人",不必鼓励,但也无须谴责。在基本安全和起码生活获得保障的前提之下,应该提倡"推己及人"的仁道,也就是利己利人的共存共生之道。凡是人都可以行仁,"我欲仁斯仁至矣",可是要想达到体现仁德的极致,孔子也坦然表示"岂敢"!因此,颜渊"三月不违仁",在孔门中便是唯一能够体现好学精神的高弟。  相似文献   
9.
杨萍 《军事史林》2014,(3):47-49
在我国的先秦时期,一门出了两位著名的军事家,这本是巧事。两千多年后,这两位军事家的兵法著作又在同一座墓葬中出土,这更是巧中之巧的奇事了。  相似文献   
10.
鬼谷子确有其人 ,《鬼谷子》的内容受到过兵家文化的影响。号称“鬼谷”的各处隐居地中 ,任何一处能证明有其历史根据 ,就应肯定其价值 ;有多处被证明是伪托的 ,也不能排除另有历史真迹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