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气化论哲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处于一气运化之中,是气之阴阳交感化生的结果。艺术创作过程,是宇宙之气在主体内部积淀,与主体之气相应同,化生为作品之气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这样几个阶段:艺术创作的契机:气感;创作前审关心境:虚静与养气;神与物游,以天合天;生气贯注,气韵天成。  相似文献   
2.
在孟子思想中,追求完善的理想人格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孟子从"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出发,塑造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提出通过存心养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的修养方法实现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养气说"虽然最初只是传达一种哲学观念,但是后世的文论家却不断发展孟子的这一学说,逐步赋予其文学性内涵。而这一趋势在明清诗话中发展到极致。明清诗论家不仅开始用"气"对林林总总的诗歌进行分类、品评,并且也把孟子"养气"的观点带入到明清诗话中,用于探讨不同诗作风格的形成根源。  相似文献   
4.
气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及实践价值。气论对于指导艺术家自身建设 ,阐释艺术内部规律 ,塑造理想人格、弘扬刚健不息的民族精神 ,发扬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精神等 ,有着其他理论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