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雷明 《中国军转民》2024,(5):145-147
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从大历史观的长程视角、全球视野与全局观念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在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孕育并以中华文明为底蕴;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为本质,在对传统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中实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跃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文明发展大趋势来回应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历史与档案的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历史观的发展演变,阐明了历史观演进对于档案观以及档案工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魏征的政治目光与伦理人格两个不同角度切入,对魏征的精神内涵作了概括性的开掘,并对古代良吏的概念进行初步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历史观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员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学员的历史观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必须承担起培养学员科学历史观的重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盯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使学员初步确立起科学的历史观,或至少为科学历史观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命题、判断、思想都具有逻辑起点意义。从历史观方面看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逻辑结论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意识进步与落后的根本尺度 ;二是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认识论依据 ;三是生产力标准是不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判据。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是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他在评史论政中,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其历史观中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思想的光芒,他看到了世界是永远运动的,历史是一个变化的、有规律的过程,他运用朴素辩证法来考察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在历史观上表现为系统的历史变易思想和进化观点,他对前人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将其推向时代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哈·麦金德20世纪初提出的陆权理论,在地缘政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从全球视角解读战略问题,以大历史观揭示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不仅为英国"大战略"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也对20世纪国际政治、军事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科技发展高速化、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陆权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陆权理论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世界和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更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机遇。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准确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克服历史"是在20世纪50年代西德全民反思起步的大背景下提出。西德全面的战争责任反思始于60年代,至70年代达到高潮。其后虽然经历了80年代初新右派保守势力"晚生幸福""告别纳粹"呼声下的回流,以及90年代两德统一后身份认同困境下历史修正观的影响,但最终仍步上了正向、积极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由《集结号》看军人历史观的定位。历史是一部哲学史、一部人文史,它记录着社会发展的痕迹,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与走向。影片主人公谷子地指挥九连成功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尽管当时他们并不清楚上级的真实意图,战存仅连长谷子地一人.但这段悲壮的历史却托起了英雄群体的永垂不朽。看完影片,有人觉得历史靠不住,认为它的方向容易正确,细节却容易丢失;它的骨架颠扑不破,血肉却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