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高、精、尖武器装备广泛应用于战场,军中不仅要有“儒将”竞风流,还需“儒兵”展雄风。因此,当前除了认真引导、组织战士学习高技术知识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多吸收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青年入伍,以改善士兵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阐述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形势发展对标准化人员的要求,对标准化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去年岁末,我院广大教员同志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昂扬的精神状态,踊跃投身到学院教学改革的热潮之中,撰写了一大批关于学科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论文和文章,阐述了自己对教改的观点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院教改的顺利开展,现选取其中的优秀文章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特有的存在价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功能、榜样示范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爽 《中国军转民》2023,(18):124-1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民族基因,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6.
退伍学生社团是由退伍复学大学生发起成立的高校学生组织,因其传承了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成为高校党史军史的供给站、军事实践的联络站和优良作风的传播站。高校要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发挥好退伍学生社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拓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课程秉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分析了课程思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课程思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载体、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挖掘、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同时,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鑫 《中国军转民》2023,(12):77-78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组织领导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弘扬了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优良作风,是党长期以来在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与精神结晶,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可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延安精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搭建校内外思政教育联动平台等方式,可加强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郝苗 《中国军转民》2023,(20):106-107
随着考研考博热的持续升温,学历内卷化形成了一种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与升学焦虑,对于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文章从学历内卷化的内涵以及形成的原因出发,探究学历内卷化背景下高校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破除学历内卷化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助力新一代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开展精准有效的就业观教育促进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通过对9所新疆高校1662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就业观方面: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认知较为模糊,职业认知趋向自我实现型,社会认知盲目乐观;返乡就业意愿不强烈,就业期望过高,过分追求稳定;计划疆外就业创业意愿比例较大,就业意向单位以稳定性单位为主,自主创业意识尚未成熟,选择升学深造学生比例较大。就业观教育方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尚不明确,职业生涯课程效果参差不齐,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类课程尚未实现全覆盖,就业指导类课程效果参差不齐,就业指导服务形式内容单一,同时还发现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精准服务尚未全覆盖。因此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观教育格局,推动就业观教育内容与形式推陈出新,提高就业观教育指导服务精细化程度,促进就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期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