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代桃僵,源出于<乐府诗集·鸡鸣篇>: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的确确来了 ,树木萌芽 ,淡绿色的生命开始在阳光下抖动 ,鸟儿攀上枝头啁啾 ,花草摇响清新的旋律。每到春天 ,对丁香花的追忆常常如丝如缕来到心中。我信上谈着丁香 ,夜里梦着丁香 ,从那个温暖芳香的土地上飘来的友人书信中夹着丁香。春天是丁香花开放的季节 ,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层紫色或白色的烟雾。每到这时海军飞行学院里便处处被沁人心脾的芳香所弥漫 ,令人陶醉。花儿一定挂满枝头了 ,真想回去看一看 ,闻一闻。真想再钻入丁香树丛中 ,再度享受那超脱和惬意。还和樱子傻里傻气地去数花吗 ?一朵、二朵、五十朵……哎呀 !急死人 ,…  相似文献   
3.
桂志仁 《现代舰船》2011,(12):50-51
卓越的航海壮举和先进的船舶技术背后必然是发达的造船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造船技术堪称世界一流。早期的船舶是在岸边平地上建造的,世界上有关船坞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三国志·吕蒙传》里,其中提到吕蒙为了能修理尺寸较大的军舰,在安惠巢河濡须口建造了一个偃月形船坞,其使用原理与现代船坞相同。欧洲第一个船坞出现在1495年,比吕蒙的船坞晚  相似文献   
4.
刘锦安 《兵团建设》2012,(20):40-41
正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的额尔齐斯河,沿阿尔泰山南麓向西北流,由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五团进入哈萨克斯坦,注入斋桑泊。守护这条跨国河流的一八五团民兵连,一年四季忠实履行着神圣使命,像钉子一样牢牢固守着这方水域。春季,民兵连的民兵们一边巡逻,一边撒网;夏季,这里是蚊虫的王国,民兵们忍受着蚊虫叮咬在河岸边巡逻;秋季,面对如织的游人,民兵们牢记职责,站岗执勤,严防人畜越界。2010年8月17日,执勤巡逻的民兵突然发现从界河对面的哈萨克斯坦飘过来阵阵浓烟。  相似文献   
5.
植树造林中,各地都出现"植树容易养树难"的问题。现对江苏省灌云县几个植树造林大户,把他们的经验介绍一下与大家分享。他们在提高树苗成活率有五招。提前挖坑。植树造林前两周要先将坑挖好,并将挖出的泥土打碎,使土壤分化,改良土壤性质,以利于苗木生  相似文献   
6.
近期看了中央台<探索*发现>"孔子石碑为何会流泪?"一篇记实报道,感触颇深.对于这一奇物的自然现象该怎样解释呢? 一说:是"铁石心肠"人性化了,是为孔圣人流的泪,以表达人们尊师重教的心情. 一说:是树木多,湿度大,露水落到石碑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在对多种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模拟三维彩色树木的高效算法。该算法不仅合理简化了树木的几何拓扑结构和生长规律特性,而且引入了特性良好、计算简单、参数易于控制的随机函数。因此生成树木的种类较多、图形逼真、速度很快,在普通微机上达到了实时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兴安军分区将组织发动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冶沙冶荒、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截止目前,军分区机关、部队和人武部共动用兵力近40万人次,出动车辆3.8万余台次,共完成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57200亩,建成5个万亩生态基地、1个育苗基地,种植各类树木571万株,树木成活率均在90%以上,把80多个石头山变成了片片绿洲。  相似文献   
9.
群言堂     
《兵团建设》2007,(6):45-45
保护树木人人有责近日,笔者在经过某团场一连队时,发现树林中栽种的杨树有好几棵被砍掉了,地上树枝横七竖八。记者还发现,有些养殖户在林带中随意放牧,任羊只啃食树皮。  相似文献   
10.
2月20日,司马义·依力牙孜指着远处的防风林带对我们说:"知道吗?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连队的沙包都绿起来。"27年,种下了近4万棵树都已成活,这在极端缺水的哈密地区可以说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维吾尔族老人——司马义·依力牙孜。司马义·依力牙孜是农十三师黄田农场三连的退休职工,一辈子生活、工作在三连的司马义·依力牙孜对三连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前,黄田农场三连四周都是沙漠,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水在这里是最珍贵的。一到刮风时节,黄沙吞噬农田,职工们很难致富。看到这种状况,司马义·依力牙孜决定承包荒漠,种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