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在普通集合之上的传统的数据压缩方法不能胜任模糊领域中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模糊集合理论出发,导出模糊概率的概念和模糊信息,赋予数据压缩理论和技术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从模糊理论的角度,借助于广义信息论,探讨模糊信息压缩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最佳(n,2,w)二进制等重检错码的存在性问题。对于文[5]中n 为偶数时所得的结论,本文给了一个简练的证明。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以上方法,作者证明了文[5]中关于n 为奇数时的一个猜想。  相似文献   
4.
HL-TVQ 图象编码系统,是在图象的高/低频图象模型基础上,对低频图象分量进行变换矢量量化编码,而对高频图象进行空域欠量量化编码。HL-TVQ 编码系统具有压缩比高(在模拟时达到10),恢复图象的视觉效果好,运算复杂度小的特点。本文详细介绍 HL-TVQ的编码过程和原理。  相似文献   
5.
战争经济动员能力,是国家将战争经济潜力转变为战争经济实力的组织力。增强战争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思路:一是要把培养“四种能力”作为增强战争经济能力的基本任务;二是要把完善战争经济动员体系作为增强动员能力的基本途径;三是要把有针对性地进行战争经济动员的演习作为检验动员能力的基本方式;四是要把造就战争经济动员人才作为增强动员能力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对不同的战术环境及应用条件,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克服它的某些弱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作者几年来主持研制的两个码分多址战术通信系统的体会和国外军民用CDMA通信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几个不同战术环境的码分多址战术移动通信网系统方案设想,供有关通信决策机关和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信息编码工作已成为企业标准化人员的首要任务。文章结合企业实际,阐述编制企业信息编码体系表的对象、原则,并提出整体结构的设想方案和一些重点问题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引进利用外资的方式包括国外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加了企业活力、扩大了就业渠道等等,但也使一些外资企业在许多方面比国内企业具有许多优越性。因此,我们在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继续改革投资环境,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改进和提高对外资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军事后勤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全面高技术化的加速发展。无论是编制体制、后勤装备,还是人员构成,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对我军后勤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把实行高技术化作为推动我军后勤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后勤科技装备建设,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素质,实现后勤指挥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YH-F2是速度快、精度高、仿真能力强的全数字仿真计算机,在仿真方面,YH-F2的性能超过了一些巨型机。YH-F2广泛采用了同步和并行处理技术,这是 YH-F2之所以能够高速、高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体系结构、同步和广播式总线、处理机间通信、处理机内部、输入输出系统、编译程序等方面介绍了YH-F2采用的一些同步和并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