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近红外光谱法预测汽油中的稀烃、芳烃含量进行了研究,用全交互验证法对36个不同油库、加油站汽油样品中的稀烃、芳烃含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预测汽油中的稀烃、芳烃含量方法可靠,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稀烃、芳烃含量分析的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溶胶凝胶和交联固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杯[4]芳烃开链冠醚/羟基硅油(Calix[4]open chain ether/OH-TSO)复合涂层固相微萃取探头,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的方法测定水和土壤中的VX.并对自制探头的萃取效率、热稳定性、抗溶剂冲洗能力、使用寿命,保质期以及探头制备重现性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何时缚住苍龙──—银川大气中的化学成分及污染程度一、前言银川市是我国35个重点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城市之一,!992年全国评比列第31位。由于银川地处黄土高原,属煤烟型城市,因此,也是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环境监测数据表明,大气颗粒物和降...  相似文献   
4.
因具有毒性和三致作用,污染环境介质中TNT去除倍受关注。为了能更有效地去除TNT,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TNT反应性质方面探讨其生物代谢途径。TNT的结构决定了TNT难于生物氧化、易于生物还原。TNT还原以硝基基团的序批式还原为主,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还会相互作用生成聚合物,产物TAT需在严格厌氧条件下生成;TNT的芳烃环也可实现加氢脱硝还原,以利于下一步反应的进行;此外,TNT可同时发生硝基还原和芳烃环还原,两条途径的中间产物还会相互作用生成一些聚合物。TNT的氧化以间接氧化为主,直接氧化很少。由于TNT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反应条件或介质的不同、中间产物的多样性,使得TNT代谢途径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仍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黑麦草、苏丹草、油菜对土壤中菲、芘的去除效果,及植物和微生物去除土壤中菲、芘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菲、芘质量比约为80 mg.kg-1时,土壤-植物系统对菲、芘的去除效果明显。种植黑麦草、苏丹草、油菜60 d后,土壤菲、芘降解率分别为62.70%,76.25%,26.48%和47.80%,65.26%,23.56%,分别比无植物对照高39.69%,53.24%,3.47%和30.06%,47.48%,5.78%。本实验说明,植物可以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菲、芘的降解,其中根系发达的苏丹草对微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热重法测定了芳基乙炔均聚物及其与苯乙炔的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和成碳率,所得结论有:共聚物中含二乙炔芳烃量越多,交联度越大,则其热分解温度越高,成碳率也越大;二乙炔芳烃和苯乙炔共聚物的成碳率远高于按其均聚物计算所得的成碳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GB 17930-1999中对烯烃、芳烃含量提出了明确限值要求。相应分析方法是GB/T 11132-200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该方法操作过程复杂,试验时间长,试验结果偏差大。为改进对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测试方法,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目前采用的快速、简便分析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气相色谱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根据汽油的电性质与其组成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特性,测定了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含量,用全交互验证法对30个不同油库、加油站汽油样品中的烯烃、芳烃含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介电谱方法测试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含量方法可靠,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烯烃、芳烃含量分析的误差要求。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在现场快速检测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