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直以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旨在铸造起支撑行业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旨在统一员工意志、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昌飞文化的发展之路上,我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准确把握集团公司文化的重点和核心,大力推  相似文献   
2.
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实现知行统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实践证明,良好行为习惯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和根本体现,是体现高素质军事人才示范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高素质军事人才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这对于提高高素质军事人才素质、推进我军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行为习惯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从高素质军事人才标准来看,良好行为习惯对高素质军事人才提出…  相似文献   
3.
文明带兵应以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为根本,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关键,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引领为重点,以依法从严要求为保证。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耐心说服,既要爱护体贴又要  相似文献   
4.
石智卿 《国防》2006,(8):48-4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基本要求是必须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武警部队中有些领导、机关仍囿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思维定势严重,经验主义盛行,甚至穿新鞋走老路,影响了工作落实质量,制约了部队建设创新发展,必须予以纠正。一、破满足现状、盲目乐观,立自加压力、反骄破满科学分析形势,是正确谋划工作、抓好工作落实和确保部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领导机关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当前影响武警部队科学发展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是盲目乐观和骄傲自满情绪。不少…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 ,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军队基层是人员最集中的地方 ,培养基层官兵的公德意识 ,养成良好的公德行为习惯 ,是确保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走向全社会前列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重视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官兵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要求在基层部队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 ,如战士之间遇到一点小矛盾就恶语相加 ,甚至动手动脚 ;对连队的公共图书、电视机、影碟机等公共娱乐设施不爱护和珍惜 ;对连队集体的事情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等。在车站码头、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 ,也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6.
于曰斌 《中国民兵》2014,(12):29-29
《习惯的力量》一书的作者霍吉,把习惯比作飞驰的列车,意思是惯性能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深谷。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支配,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要清除作风之弊、去除行为之垢,必须从破除陈规陋习入手,着力培养党员干部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切实把“习惯的力量”驾驭好。  相似文献   
7.
青年官兵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内因是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关键在青年官兵自己。青年官兵只有不断提高心理自我维护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具有多面性,是复杂的一代,总体来说,他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见多识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喜欢独立思考,有主见.第二,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喜欢表现自我,进而形成了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第三,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过多的心理压力又使他们形成了封闭心理、逆反心理.第四,由于当代的中学生从小受到过多照料和宠爱,在确立学习目标的时候志向高远,而在进行的过程中,却时时动摇.这些情况给我们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加复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要想有实效性,教育对策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孝”,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孝”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孝经》称,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作为做人立身之本,孝要求对长辈尽顺从及敬养义务。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中国“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