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一种电磁带隙结构交错排列的单脊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并与相同尺寸的普通单脊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作比较。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的方向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单元之间的耦合系数减小,背瓣的辐射电平显著降低,扫描特性得到了改善;同时也说明了电磁带隙结构可以取得比扼流槽更好的抑制表面波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单脊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的辐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分子印迹(MIP)电聚合的成膜方法,在声表面波(SAW)双通道延迟线上制备了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选择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薄膜(纳米级),证实了分子印迹与非印迹之间的明显效果,并对SAW-MIP传感器相关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现代军事通信》2004,12(4):61-61
北京中科飞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声表面波器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6月被北京市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3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4.
发展显微成像方法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57 μm/pixel的近场射流瞬态图像,分析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表面波演化规律。采用流体体积法获得射流的三维形态及近场流场特征,研究近场流场结构及气液作用。射流的一次破碎过程主要有表面破碎和液柱破碎。其中表面破碎由气液剪切引起的K-H不稳定主导,液柱破碎由气液加速引起的R-T不稳定主导;射流柱表面局部压力的脉动是诱导产生射流迎风面表面波并促使其沿射流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射流柱与超声速气流作用形成背风面回流,近壁面液雾主要由表面破碎及背风面回流输运的液滴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阐述声表面波传感器的用途、原理、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六氟-2-羟基异丙基聚硅氧烷(SXFA)作为声表面波(SAW)化学传感器的敏感膜材料,采用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进行镀膜,得到超薄且厚度均匀的多层膜,并且研究了不同膜厚的传感器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7.
表面波(SAW)传感器技术是检测毒剂的一种新方法,它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便于携带、易集成化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79年Wohltjen和Dessy首次提出了将声表面波(SAW)技术用作气体传感器的论文后,各国的科研人员对以SAW技术检测毒剂进行了大量基础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9.
10.
光子晶体在微波毫米波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适合于微波集成电路结构的光子晶体结构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微带介质层上周期加载矩形金属贴片,可以获得平面微波光子晶体,并且在特定频段内禁止表面波传播。利用格林函数和矩量法对这种平面微波光子晶体结构进行了计算,通过求解特征方程,得到在这种微带结构中表面波的传播常数,并通过参数设计得到所需要的表面波带隙。这种结构对于微波集成电路和相控阵天线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