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1944年11月13日,美国旧金山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来自中国延安新华社的一条电讯:“中国国民党汪伪海军华北要港刘公岛上的600多名伪军士兵,不甘心作亡国奴,于11月5日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在彻底捣毁驻刘公岛日军辅导部和要港司令部后,驾驶4艘船投人到八路军的行列。”在这次参加暴动的汪伪海军士兵中,就有当年曾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的袁世凯之曾孙袁甲承。  相似文献   
2.
论袁世凯的建军治军和军事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但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甲午战后 ,他在引进西方军事思想 ,推动清末军制改革、编练新军、兴办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治军建军和军事教育思想值得研究 ,以便能够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
瘦马     
《兵团建设》2013,(4):49
瘦马,是吴中土语。许指严撰《新华秘记》,借袁世凯的口说:"吾闻吴中村妪,有蓄雏女于家,比长,饰而售之者,谚称‘瘦马’。"袁世凯的这段话背后,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清末,光绪与慈禧先后去世。光绪的弟弟载沣做了摄政王,  相似文献   
4.
纵观袁世凯(1859年至1916年)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重要阶段:驻军朝鲜,出任清廷驻朝鲜全权代表,个人才华得到了展示,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小站练兵,成为威震一方的新建陆军统帅;投靠慈禧太后,出卖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借此获取晋升之资,一跃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再授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罢官回籍后东山再起,先后出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直至帝制自为、黄袍加身,自己将自己逼上了众叛亲离的绝路。  相似文献   
5.
护国军与北洋军在川南的主力决战是护国战争胜败的关键。北洋军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内心反对帝制,但畏惧袁世凯势力,不得不受命率部进攻叙府(今宜宾),但在白沙场血战中败退。叙府护国军大部调往泸州之后,冯玉祥第二次进攻叙府成功,受到袁世凯通令嘉奖。此后冯玉祥与蔡锷暗中合作,使北洋军错失了击败护国军的最佳机会。随着护国战争形势高涨,冯玉祥逐步背叛了北洋派,积极推动四川独立,并最终加入了护国军。北洋集团的组织形式就是袁世凯的私人关系网,既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也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段祺瑞、冯国璋、冯玉祥等的政治思想都与袁世凯不同,在交通信息不畅的条件下,中国巨大的空间尺度又增加了中央控制地方的难度,北洋集团因此一步步走向崩解,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最终是由拥有强大意识形态和组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武昌起义后,《申报》从最初对革命持谨慎态度转变到顺应潮流一边倒地支持革命,反对和议、倡导共和、力主北伐、抨击袁世凯。然而大致以1912年2月12日的清帝逊位为分界线,《申报》的政治态度由革命的同盟者转变到背离南京临时政府而支持议和,支持袁世凯政府,即由褒南贬北到抨南趋北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的背后体现了《申报》冷眼观政、贴近市民社会的公共品格,折射出整个社会绅商与市民阶层普遍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对这段历史的社会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对新建陆军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很少,多数是在研究中国晚清军事变革、北洋集团等问题时将其作为起源或背景加以概述。因此,总体而言,新建陆军研究还不够细致深入。这种研究现状似乎同新建陆军的历史地位并不相称,值得思考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是近代采用西法编练新军的先驱者之一 ,从江南自强军的创办到湖北常备军的建立 ,既是一个新军编练的具体实践过程 ,也是一个关于军事制度变革的思想探索过程。张之洞对于晚清军事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张之洞的练兵思想源流与湖北新军创建的基本史实 ,并通过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比较以观察湖北新军的特点 ,为我们观察晚清军事近代化提供了一个面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