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文献中提出的层状势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作出了相互作用强度U与ω间关系的曲线,U与电子密度N_c~0间关系的曲线和U与氧层数l间的关系曲线。进而对层状势的微观机制——Cu-O层的有效哈密顿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氧层的有效哈密顿量,讨论了空穴(附属费密子) 凝聚成库柏对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研究了在ZrO_2(100)单晶衬底上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的YBa_2Cu_3O_x超导薄膜的表面状态,组成和各成份元素的结合能,特别是超导薄膜水解前后表面状态和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复导线的导电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出复导线的直流电导率和交流电阻、电感等传输参数以及它们与层厚度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对复导线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设备研制、工艺研究、镀液性能及工化生产情况.对φ1.0mm包钢裸线及SYKV—75—5同轴电缆(色钢内导体)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5.
6.
采用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添加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添加剂进行了表征,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纳米添加剂对4种不同粗糙度摩擦表面所表现的抗磨减摩性能,并对不同的磨损表面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添加剂为分散性能稳定的20nm的球形颗粒;纳米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尤其是对于光滑的摩擦表面,与基础油相比,可使摩擦因数降低24%。纳米添加剂还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摩擦过程中,能够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高弹性低硬度的自修复膜,自修复效果对于光滑的摩擦表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选用单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和铝导线为实验材料并模拟火场条件,制备、铝导线搭接形成的一次短路痕迹、二次短路痕迹、火烧痕迹、过负荷痕迹和接触不良痕迹,为识别和分析、铝导线搭接痕迹并客观地认定火灾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石墨管两端进样的方式,根据气相中氯化物分子吸收信号的变化研究了氯化物对测定锡的干扰机理。结果表明,氯化物对锡的干扰主要是由于在气相生成了SnCl,以及凝相中生成了SnCl2两者挥发损失因而造成干扰。使用加抗坏血酸的二元混合物作测锡的基体改进剂可消除干扰。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有限元法计算复导线和导线内部的电磁场分布,比较两种导线的电磁场及其传输参数,最后得出结论——在高频电路中复导线可以取代导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海绵铁在改性过程中络合剂的种类对改性海绵铁除氧能力的影响,利用表征分析方法对添加不同络合剂造成改性海绵铁表面层形貌以及除氧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酒石酸钾钠或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作为络合剂所得到的改性海绵铁除氧能力较好,表面含量较高.改性海绵铁除氧过程为反应控制过程,其除氧能力主要取决于其表面含量.海绵铁改性过程并未改变其孔道结构特征,仅增大了孔径和增加了表面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