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火控界对大闭环火控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看法还不太一致,有的甚至还比较模糊,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对大闭环火控系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其中一些基本问题谈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榴弹弹丸计数抽样检查缺陷分类和检查项目的现状,指出为更好地执行有关国军标,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质量安全的水平,必须统一榴弹计数抽样检查中的缺陷分类和检查项目。文章进而对标准中有关缺陷分类方法,缺陷分类编号,计数抽样检查及检查项目确定,弹体几何尺寸、形位公差检查项目缺陷极限控制尺寸的确定等技术内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引入“DC”空间的概念,研究了带紧扰动的m-增生算子的满值性问题,改进了Kartsatos、Deimling、周海云以及徐宗本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义Sylvester矩阵方程的参数化解,将鲁棒性能指标和跟踪观测器参数矩阵进行参数化表示,从而使鲁棒跟踪观测器的设计问题转变成求解最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鲁棒跟踪观测器的简单有效的算法,并通过实例和仿真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三维数字射线追踪法,研究了扰动后的电离层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人工手段扰动电离层可以显著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受扰电离层可以引导甚低频波(VLF)进行"哨声模式"传播,进而实现对潜通信;使得短波(HF)传播轨迹发生偏转、逃逸、聚焦和散焦,进而实现短波干扰;降低卫星通信频率,进而利用新波段实现卫星保密通信,同时还能产生透镜效应,对实现卫星通信的甚高频波(VHF)产生额外增益,增强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6.
PDSC评定柴油氧化安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的柴油氧化安定性评定方法,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对柴油氧化安定性进行评定,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分析了升温速率、恒容氧压、试样量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确定了3种因素水平分别为8~12℃/min,2.5~4.5 MPa,2.5~3.5 mg。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升温速率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最大,恒容氧压的影响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升温速率为8℃/min,恒容氧压为3.5 MPa,试样量为3.0 mg时,试验方法的区分性最佳。在该试验条件下,考察了5种油样的重复性,结果表明PDSC法的重复性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反装甲武器的研究发展过程中,聚能破甲效应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聚能效应的研究发展,使其在军民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以此为背景,对聚能效应研究的核心部件之一——药型罩的研究概况展开分析.文献资料显示,有关药型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与结构两个方面:结构上,如药型罩的形状、组合药型罩的结构比例、各种新型的顶部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海岸区域低频地波传播特性预测精度,研究了基于 J.R.Wait 及 FDTD 全波分析算法的罗兰-C 信号海岸效应预测模型;对罗兰-C 信号传播至海岸线时的电场幅度与相位的空间驻波状扰动现象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了突变和线性渐变两种陆海分界模型下,该扰动在近海岸区域的地/海面及其上空的分布规律,并指出该扰动存在波前倾斜现象。仿真分析表明:该研究进一步克服了 J.R.Wait 算法的局限,限定了驻波扰动变化量级与其在三维空间的分布范围,有助于同时提高罗兰-C 系统在海岸区域地/海面及空中的导航授时精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超高速弹丸的气动流场特性,重点分析了弹丸再入段的气动流场特性.利用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S-A和k-ωSST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法向力预测上,两种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均在2%以内.在轴向力预测上,S-A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误差约为4.6%.当弹丸以大攻角再入时,弹丸横流效应较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利用试验研究弹丸爆炸过程难度大的问题,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弹丸爆炸过程进行了仿真,设计开发了破片质量分布统计软件,再现了弹丸爆炸的宏观过程,并且得到了破片质量分布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