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计,是国防动员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国防动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不断深入,国防动员潜力调查要紧跟改革步伐,在体制机制和组织程序上进行重新规范、重新设计,切实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精确高效动员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国防动员需求是做好动员工作的牵引,也是完成动员保障任务的基础.长期以来,国防动员需求提报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需求与任务脱节、与潜力脱节、与方案计划脱节,要针对各种矛盾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与联合作战相适应、与方案计划相结合、与潜力资源相衔接的动员需求工作机制,牵引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有效落实,为夯实国防动员保障打赢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孙汉波 《国防》2005,(9):26-27
国防动员是战争的“服务器”。它应战争的产生而产生,随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汹涌澎湃,信息化战争形态正在取代机械化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此相适应,必须建立一体化国防动员模式,以凝聚和形成一体化联合动员力量,高效保障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顺利进行。一体化国防动员建设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本文仅就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建立一体化国防动员体制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建立一体化国防动员体制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客观要求战争需求牵引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动力。一体化联合…  相似文献   

4.
林佳春 《国防》2013,(8):52-53
加强国防动员潜力信息化建设,对于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质量情况及分布状况、快速实现动员潜力向战争实力有效转化和支援保障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对国防动员潜力信息化建设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还不同程度存在系统建设统筹规划不得力、各自为政,技术标准不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参战力量是高度融合的诸军兵种联合部队、指挥手段是网络化指挥信息系统、作战空间是立体多维领域,这些对国防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防动员平时准备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动员的速度和战争潜力的发挥,平时准备的深度将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6.
实现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应着眼适应联合作战指挥要求、探索建立国防动员指挥新体制,着眼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打造后备力量建设新模式,着眼适应军事需求变化要求、构建国防动员潜力建设新平台,着眼适应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健全国防动员法规新体系,着眼适应富国强军战略要求、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蔡斌  丁舸 《国防》2007,(9):14-15
加强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是推进动员潜力向现实应急应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作战对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实质性动员准备的逐步深化,加强国防动员系统的训练演练,实现组织指挥顺畅、潜力转化快速,已成为应急应战准备对当前国防动员工作提出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防动员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是和平时期积蓄国力、巩固国防的战略性工程,是实现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支援保  相似文献   

9.
未来战争中,国防动员系统既担负支援保障重任,又是联合作战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必须紧盯担负的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战化训练,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不断提高服务主战、保障打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环境下,联合作战动员指挥面临“任务理解难、潜力分析难、力量运用难、行动筹划难”的粗放式动员现状,现有动员信息化支撑手段还难以满足新型数字化联合作战动员指挥保障需要,严重制约动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质量。设计并实现一种动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旨在从功能手段、模型算法上为联合作战动员指挥保障提供软件系统支撑。在系统分析国防动员面临的现状和军事需求的基础之上,详细设计动员指挥业务流程,据此开展系统体系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研究其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最后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系统功能进行运用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杨永海 《国防》2006,(1):28-30
未来应急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由于应急作战目的特定、行动突然、力量联合、攻防一体,对应急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员对象多元,组织指挥更加复杂;动员突然快速,组织指挥要求更加高效;动员支前与防卫作战一体,指挥机构生存更加困难。因此,未来应急作战中,要把雄厚的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作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权威、高效、顺畅的指挥体制是关键。下面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建立应急国防动员指挥体制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应急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可能编成应急作战国防动员指挥,必须贯彻“集中统一,权威高效,反应…  相似文献   

12.
国防动员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国防动员计划、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是国防动员平时准备和战时实施的基本依据,潜力统计调查是掌握和评估国防动员潜力资源状况的主要途径,三者同为国防动员组织活动的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永才  王永 《国防》2005,(5):19-20
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一场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局部战争,信息领域对抗异常激烈。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动员优势,充分发挥地方信息资源潜力,增强信息作战和信息保障能力,才能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夺取制信息权。 一、信息网络资源动员 一体化联合作战,作战空间广阔,作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既设的国防信息网络无法也不可能完全覆盖整个战场。因此,要确保联合作战指挥通信顺畅,必须开展信息网络资源动员。一是要实现军地通信网络互联互通。民用固定通信设施覆盖面广,通信容量大,网络密度高,应充分加以利用。可将军用信息枢纽与民用信息枢纽相连接…  相似文献   

14.
王送军  杨光强 《国防》2012,(9):37-38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对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中存在潜力调查难组织、潜力数据难核准、潜力调查难实施、潜力数据难管理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落实.为此,应依据《国防动员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着眼提高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质量效益,在着力解决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四难"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摸清国防动员潜力底数,增强平时准备的针对性和战时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岳胜军 《国防》2016,(7):12-15
国防动员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状态平战转换的基本途径.抓好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动员准备,必须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聚焦备战打仗,树立战略支撑、需求牵引、体系聚优、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意识,紧紧抓住制约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提高的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动员潜力网络化、动员预案体系化、预征预储精细化、训练演练实战化,着力健全战时动员指挥、军地协作协调、需求提报对接和动员能力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基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组织动员、快速反应和支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贾富坤 《国防》2002,(3):24-25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新的战争形态要求国防动员必须以高科技动员为重点。不仅国防动员的各个领域要加大高科技含量,而且要对高科技动员进行专项准备。目前,我国的高科技动员工作虽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其表现主要是:领导和办事机构不健全;资源潜力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储备缺乏有效的编组;成果应用开发力度不够;法  相似文献   

17.
管黎峰 《国防》2013,(2):28-29
国防动员体系是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既是作战体系的对抗,也是动员实力的较量,国防动员实战能力的状况直接关系作战的胜负。大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实战能力,对于赢得未来作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志祥 《国防》2008,(5):16-17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潜力调查  相似文献   

19.
易慧明 《国防》2011,(3):64-65
国防动员潜力是国防动员能力生成的基本资源,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必要环节。2010年湖北省采取统一部署、分级实施,统一标准、集中汇审的方法,在全省开展了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初步掌握了各领域动员资源情况,查找了动员准备与战时需求存在的差距,既为进一步规范动员潜力管理工作,制定和落实军事斗争动员准备中长期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搞好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信息化联合作战既是军队实力的对抗,更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能力的较量,只有真正把国防动员各个环节工作走深走实,才能克服麻痹思想、矫正认识偏差、祛除战训陋习,聚焦备战打仗提升国防动员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