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鼓,一个地处长江上游、拥有万余人的小镇。长江在这里优稚地拐了第一道弯,由南向东行,石鼓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江第一湾”。当年红军长征时,贺龙率领的26兵团曾从石鼓渡江北上,给小镇更是增添了无尚光彩。如今,这块红军战斗过的热土上,有一支被誉为“小城保护神”的队伍。它就是石鼓镇石鼓办事处的镇民兵应急分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要全面、正确反映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历史,揭示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彼知已”,有必要对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军事战略(下文中简称“围剿”战略)加以研究。 一、蒋介石“围剿”战略的主要内容 1930年 10月至 1934年 10月,蒋介石为了巩固其反动独裁统治,对全国的红军和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五次“围剿”中,蒋介石陆续提出了一些“围剿”的方针和作战原则,逐步形成其所谓的“剿匪”理论。纵观蒋介石在五次“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结束。长征,作为一部红军用火与血写成的历史纪录,其本身不仅饱含着红军英雄们在饥寒交迫且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困境下,爬山涉水、斩关夺隘所经受的苦难和表现出的威猛,而且还深深地体现出了一种“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但主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坚定信念、奋勇拼搏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等。这种“长征精神”从根本上体现了党和红军的本质特征,只是在红军长征特殊背景下表现得更鲜明、…  相似文献   

4.
王增勤 《环球军事》2008,(19):22-24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有这样一个谜团:红军为什么会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三道封锁线,而在深入湖南腹地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时,却损失巨大?原来,中国工农红军在突破蒋介石的前三道封锁线时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达成“借道”协议,使红军顺利地突破了蒋介石重兵布防的一道道封锁线。陈济棠为何会心甘情愿地为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让道”,并悄悄送给“敌人”大量军火呢?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驻云南边防35546部队举行了一次科技兴训展示现场会。云南省军区领导,各军分区司令员,各边防团军事主官、各作战科(股)长参加了现场会。“蓝军”欲实现战略扩张野心,纠集了一个师的兵力向“红军”边境压来,在150架轰炸机和50辆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红军”的阵地,并向其纵深推进……。关键时刻,“红军”立即召开了网上作战会议,迅速将配合野战部队牵制作战决心上报领导棚姜.  相似文献   

6.
冯都 《军事史林》2008,(8):49-54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有很多山洞,当地群众把一个极不显眼的无名小山洞,叫做“红军洞”。 这个“红军洞”位于越西县南箐乡广乐村与河坝村交界处的观音苔。1935年5月,红军到达泸沽  相似文献   

8.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李敦伯就是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市委书记。他任职以来,高起点地通过对全民“崇尚军人、崇尚英雄”为内容的“双拥”行为养成,强化“大国防”观念教育。他认为,意识是前提,有了国防意识,才可能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全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百万雄师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命令下,从不同地段向江南发起进攻。千船竞发,由此在长江不同地段上涌现出各自的“渡江第一船”,但从统一的进攻时间上来说,总又有万里长江上的“第一船”。对此,自渡江战役胜利之后直到今天,关于此话...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附近,有个拥有2.7万人口的小镇——辽宁省北宁市赵屯镇。这里战斗着一位清正勤恳、不计名利的镇武装部长吴民礼,他为部队建设选送合格兵员、政治思想工作跟踪做到连队,被人们誉为长城的“守关人”。 筑长城,他守牢第一“关” 吴民礼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60年代是驾战鹰翱翔蓝天的海军飞行员,转业后,因工作需要放弃了令人向往的银行工作,当上赵屯镇武装部部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定  相似文献   

11.
海上鏖战急。这里正进行着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两军对垒。“蓝军”飞机、舰艇、潜艇形成立体夹攻态势。“红军”编队指挥室监视荧光屏不断闪现着空中、水面、水下的各路目标,操纵手都静息屏气,聚精会神,伺机歼“敌”。就在海上目标进入“红军”导弹发射区域前的“读秒段”,雷达监视荧光屏突然一片“雪花”——雷  相似文献   

12.
母亲丰富的人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伴随她72年,走过风雨历程的“红军盆”。每每听着母亲讲述“红军盆”的故事,我就好像走进一个凝重而又辉煌的红色岁月,陶醉在“红军盆”的光泽里。  相似文献   

13.
翻阅1933年11月何日《红色中华》第二版,引人注目的《八一暴动与红军产生》,是中共中央局宣传部的一则更正。内称“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月南昌暴动还没有正式成立红军,但暴动的武装到井冈山以后,变成成立正式红军的基础。中央局宣传部七月一日所发油印的宣传大纲,第一所讲到红军的产生,抄写时漏掉几个字,变成南昌暴动产生了中国工农红军,这是错误的,应当更正为「南昌暴动,产生中国工农红军的萌芽」。”奇怪,不是当时决定“八一”为“红军成立”的建军节吗?为什么要进行更正呢?细查同年《红色中华》与有关中央文件,发现对南昌起…  相似文献   

14.
去年5月上旬,一位在江西兴国县民政局工作的朋友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苏区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健在的不多了,特别是苏区战争年代红军宣传队的“红军女歌手”仅剩一人。 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我们:必须尽快拜访这最后一位“红军女歌手”,记录下她的音容笑貌和自强不息的坎坷人生。否则,愧对长眠大地的兴国籍23179位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15.
马沈 《环球军事》2008,(13):60-61
在1955年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052名将领中,90%以上出自上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长期以来似乎有一种说法,红军将领都是“土包子”、“大老粗”,既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军事学术水平。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两种不同的呼喊创造了两种不同的结局: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干部在冲锋陷阵时,总是振臂一呼:“跟我上!”结果以几万人的兵力打败了拥有数百万美式装备的“国军”;“国军”的军官在生死关头,往往是声嘶力竭地吆喝:“给我上。”结果不得不在小米加步枪的红军面前节节败退。“跟我上”与“给我上”形象地  相似文献   

17.
由井冈山“朱毛红军”发展起来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共和国的奠基石.“雄伟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相似文献   

18.
四川宜宾市出现在记者面前。登上翠屏山观景楼,“长江第一城”全景尽收眼底:两江(岷江、金沙江)交汇,长江始起;渔歌唱晚,油龙穿梭;随着一声嘶鸣,“宜宾号”列车呼啸而来;南门大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架战  相似文献   

19.
在豫西南美丽的山城西峡,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设计了一种鞋。它是由红军穿草鞋、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得名,名叫“红军牌”。穿上这种鞋,追寻红军的足迹,不忘红军的丰功伟业。 那么这种红军鞋是怎么产生的呢?说来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993年,24岁的李海涛告别了军营,回到原籍河南省西峡县,当时被招聘在县交警队工作。可他却不甘平平淡淡的生活和工作,时刻都梦想着能红红火火的闯一闯。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只身去了省会郑州。  相似文献   

20.
于永军 《国防》2012,(6):69
某部举行实兵对抗演习,按照事先设计的万案,是 红军”获胜 然而,演习的结果却相反,原因是,就在“红军向“蓝军”发起冲击时,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步兵前进困难,数辆坦克深陷低洼地,贻误了战机 在评判这次演习时,大家都说“太意外了”! 这种带有偶然性的“意外”,往往对作战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