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不轻易丢弃自己用过的旧物,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这些年来,我有意无意地保存了许多曾经用过的物品。它们就像我的亲人、朋友,曾与我形影相随,和我风雨同舟。即使它们因“老”、“弱”、“病”、“残”而“退役”了,我也要为它们找个清静的角落,让他们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
可能是因为在报纸、杂志上难得发表的一、二篇拙文,被有心人发现了,名不见经传的我,竟成“名人”了,“祝贺”被选入各种类型“名人录”的“通知书”也接踵而至。开始,我还真高兴了一阵子:我也能成为名人了!什么“照片”呀、“成果”呀、“小传”呀,都能入录。其“名气”也越来越大,由某个学科的“名人”,到全国的“名人”,直至能进入“世界名人录”。可三分钟的热情过后,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人是要有点自知之“名”的,我算是那号子的“名人”?也不是因为“通知书”中关于收款的“附带说明”使我发生了动摇。现在“出书难”、…  相似文献   

3.
水雷独白     
“我”是1776年出生的,发明者是美国人大卫·布西内尔。“我”的原名叫鱼雷。其实最早的“我”并没有什么复杂奥妙的技术,只是在密封的小桶里装上火药,系上浮标投放到水中,第一次使用是1777年。当时乔治·华盛顿把“我”漂放在水里,企图炸毁抛锚在费城外的德拉河上的敌国舰艇。从此,“我”获得了“低费用、高效能”,攻防兼备的锐利武器之美誉。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性能优异、功能多样、毁伤率高,甚至可毁灭整个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纷纷“横空出世”,“我”却被遗忘了。即使有记得…  相似文献   

4.
1972年,我以22岁的“高龄”入伍。此前四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吃苦的能耐和强健的体魄。我所在部队以训练严酷而著称全军,凭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勤奋精神,很快便把全训部队的队列、军体、刺杀、擒拿格斗、战术、侦察甚至野外生存等科目熟习并且训练精道,“精力过剩”的我喜欢涂抹两笔,训练不用“开小灶”的空余时间多了个在板报上画画的机会。结果给上级主管文化的首长扯去安排搞创作。问:“搞什么画?”我立正回答:“中国画”——我以为他给我机会学。“那好,画两笔给我看。”我当时猛说“不行”的话肯定被他认为那是谦虚之词。当我战战兢兢地摸着他铺就准备让我大显身手的纸嗫嚅着说“怎么这么薄”时,我分明  相似文献   

5.
小羊说:“我妈妈叫我小羊羊,好听。”小猪说:“我妈妈叫我小猪猪,也好听。”小狗说:“我妈妈叫我小狗狗,也很好听。”小鸡说:“你们聊,我先走了。”王家老五说:“外面的人叫我王五,好听。”王家老六说:“外面的人叫我王六,也好听。”王家老七说:“外面的人叫我王七,也很好听。”  相似文献   

6.
王永军 《华北民兵》2005,(3):F003-F003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预备役高炮团牢固树立“后备用我”、“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努力推进部队新军事变革的步伐,积极认真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与时俱进砺精兵强素质求创新,锻造科技劲旅取得了可喜成果。该团积极研究探索首都防空作战一体化测距、计算机数字传输等手段,  相似文献   

7.
任力 《军事历史》2006,(11):42-43
“虚实”指军事力量的强弱优劣。本篇主要论述争取战争主动权问题,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作战思想和原则。本篇集中体现了孙子作战理论的要旨和精义,在全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思想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形人而我无形”,控制战场信息的指导原则孙子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其实质就是运用侦察、佯动、伪装等手段,暴露敌情,隐蔽我情,实现对战场信息的完全控制。“形人”的方法包括“策之”(战前分析)以判明敌军计谋的得失;“作之”(故意挑逗)以判明敌军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星期天,老韩走到一个服装摊前,女摊主热情招呼:“买啥子?我的服装价格优惠。”老韩拿起一件纯羊毛衫边看边问:“多少钱?”“110元”。“少点嘛,恰当我买。”“少了100元不卖。”“90元,我买。”老韩开始讨价。“不卖”。“91元?”“不卖。”“92元、93元……”  相似文献   

9.
去年3月我由专业技术干部转行做政工。对于新岗位还很陌生的我,遇到了《学刊》,紧贴基层实际的内容.朴实亲切活泼的文风,我很快被她吸引。“机关建设”、“写作讲堂”、“思想修养”等栏目成了我提升思维能力、加强自身修养的知识宝库。  相似文献   

10.
“一天没怎么训练就感觉好累”“我动不动就会走神发呆”“我不想动只想睡觉”“我感觉一天几乎没怎么做事”,这些都是军人心理疲劳的外在表现,看似习以为常,但不加以重视则会导致焦虑、无助情绪以及自卑、抑郁等心理的产生。一、军人心理疲劳产生过程不论是日常训练。  相似文献   

11.
许向东 《中国民兵》2008,(11):16-17
小时候,因为姑姑疼爱我,所以每次到农村的姑姑家我都要“赖”在那儿多住些时日。那时,我最喜欢吃姑姑做的“鸡蛋烙饼”,每次都要吃“撑”得我弯不下腰,而他们总是在旁边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逗得姑姑一家人好笑一阵。后来我才知道,姑姑一家人当时是不舍得吃,很长时间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留给我“享用”的美食,现在想起来还感到惭愧。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总体情况来看,官兵的学风是端正的;但以战斗力标准来审视,还存在着“学了没用、不学够用”的“不学”思想,“要我学我才学”、“学了也是浅尝辄止”的“浅学”现象,“学无所成、学无所用”的“假学”问题。提升战斗力要靠学习、靠知识武装头脑。因此,必须纠正和克服学习中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三角洲”、“海豹”突击队训练法 美国在军事训练方面有其自身的一套,在国内我早就对“三角洲”部队以及“海豹”突击队有所耳闻,今天我却亲眼目睹了,因为  相似文献   

14.
辛夷 《环球军事》2013,(14):1-1
上个世纪20年代,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开罗《新月》杂志发表了一篇散文诗《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一℃可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怀以及对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翘企渴盼。“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你们的黎巴嫩是一位手捋胡须、蹙额皱眉、唯能自怜的朽躯,我的黎巴嫩是耸立如塔、微笑似晨、念人如己的青年。”纪伯伦以战士般的冷峻、强烈对比的手法.画出了两个迥然有别的家国形象。他所厌恶的黎巴嫩是解不开的“政治死结”,是“宗教领袖、军队司令的棋盘”,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是无休止的“谎言”和“论辩”,是垂暮般的暮年老朽。而他心目中的黎巴嫩,则是“悠远的思想…‘炽热的情感…‘黑鹂的鸣啭”,是“朴素而袒露的真理”,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的青春少年。  相似文献   

15.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指示上来,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才能更加自觉,才能变“要我抓”为“我要抓”、“要我做”为“我要做”。首先要抓好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要原原本本地组织大家学习“十一五”计划的《建议》和《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规定》等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军事百科     
对联鼓斗志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军队,采取“并进长追”和“分进合击”的战法,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朱德同志等经过周密考虑,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誓师大会上,毛主席亲手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旁。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  相似文献   

17.
李伟 《政工学刊》2011,(8):80-80
回想六年前刚进入机关组织部门,我正因写不好材料而长吁短叹时,主任给我推荐了《政工学刊》,“党团建设”、“政治教育”、“按纲建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从此,年底订《学刊》、每月等《学刊》、每日读《学刊》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是指导员、‘一把手’,我说了算”———误把行政职务带到党内,搞“一言堂”、“家长制”基层党支部在选配骨干、发展党员、士兵考学等重大问题讨论过程中,出现意见分歧且双方人数相当时,往往可以听到这种说法:“我是指导员、一把手,这事就这么定了。”这种支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工作生活方便,去年6月我买了一部手机。不知为何,“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不断发生在我身上。尤其最近,我又有数十万“进账”。可是,我这个理论上的“富翁”,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已经为“富翁”梦白白地付出了数千元的代价。 去年刚买手机不久,我手机上突然显示一个重要信息:“青岛海尔集团为祝贺销售过千亿举办手机号码抽奖。您获得海尔彩电、冰箱、笔记本电脑各一台或领取奖金6.8万元。我高兴极了,为  相似文献   

20.
“德”与“得”音同形近,但字义相差甚大。“德”即道德、品行、素养、修养。人的品德至关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德”的分量不可小视。“得”是获取、占有、达到之意。正当劳动所得,无可非议值得尊敬,可怕可憎的是非法所得。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自律之心,明白“德”与“得”的区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计算“德”与“得”这个人生道德能量的转换:“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