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端正根本态度密切官兵关系刘佳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根本态度,不是空洞的、孤立的、抽象的,而是实际的、全...  相似文献   

2.
领导讲话四戒骆林森常言道:会讲使人笑,不会讲使人跳。领导话讲好了,不仅可拉近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距离,还可使上级的决策和领导意图变为下级的自觉行动。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领导者讲话时至少要注意四戒。一戒"耍官腔"。耍官腔主要表现为态度粗硬傲慢、语气盛气...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一线带兵人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必须注重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捕捉官兵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因时而宜、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和工作主动性,才能上下同欲推动单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端正根本态度,打造相互理解信任的“朋友圈”毛泽东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方法)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  相似文献   

4.
李兴 《政工学刊》2011,(7):74-74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而"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就大业,既要"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谐的领导与部属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热爱部属与部属热爱、欣赏部属与部属欣赏以及忠诚部属与部属忠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密切官兵关系必须抓好爱兵这个基础工程的建设。军委首长曾经指出:“密切官兵关系,必须以爱兵为基础。”那么,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爱兵工作呢?一、调整视角看战士。早在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深刻地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部队时也多次强调,军官要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这些精辟的论述,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端正根本态度在密切官兵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新形势下搞好官兵关系的正…  相似文献   

7.
洪金红 《政工学刊》2008,(11):52-53
我军《内务条令》中"军官职责"、"首长职责"以及"主管人员职责"章节中,都明确规定了军事干部要"做好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对部属进行教育"、"关怀部属的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讲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尊重和实现他们的物质利益,也要尊重和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部属给首长、下级给上级送礼,不外乎求利型、报答型、互利型、抵过型、从众型、感情型等六种心态。因此,我们要在加强教育、端正部队风气、增强办事透明度的同时,要讲究拒礼艺术,具体做到“六法”。暗送暗退。无论是感恩,还是有求,抑或抵过,大多数同志送礼往往是秘密行动的,既想把事情办成,又顾及面子。对于这类同志,谢绝时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态度诚恳坚决,合情合理地说服部属和下级,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愉快地收回礼品,达到拒者安心,送者舒心。  明送明退。有的部属和下级送礼不分时机和场合,送礼直来直去,毫不掩饰,不顾影响。这种情况,虽…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感情上 ,要体现一个“爱”字。“爱”即爱基层 ,爱连队。热爱基层 ,视基层为自己的家 ,是基层主官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爱基层必须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 ,是一种倾注 ,并且要一如既往。爱基层的同时 ,对所属人员也要倾注自己的一片真情 ,视部属为挚友 ,及时了解其思想、情趣、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们的疾苦 ,帮其排忧解难 ;要经常教育部属树立与本单位同荣辱、共命运的思想 ,鼓励大家关心集体、爱护集体 ;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 ,提倡以诚待人 ,创造一种和谐、温馨、团结的环境。只有这样 ,单位才…  相似文献   

11.
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凝聚部属意志力量、化解矛盾困惑、引领官兵成长进步的"主心骨",是部队全面建设的中坚力量。年轻基层干部要做好工作,必须具有"五气"。要有昂扬向上的朝气。毛主席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富有朝气是年轻干部对军人职业认可、对工作热爱的具体体现,是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当前有一部分基层干部,年龄不大,暮气沉沉,抱定看透一切、怀疑一切的态度,自认为在部队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缺乏进取心,对工作丧失了热情,对事业追求丧失了激情。还有的  相似文献   

12.
年轻干部由基层到机关,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甚至错误。面对新部属的初次错误,领导者是给其一次改正的机会还是“以失误定乾坤”,不仅会对部属的成长进步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对领导水平的检验。笔者认为,领导者应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感情,育才的方法”,工作中努力把握以下几点。擦亮慧眼,正视新部属之错。善待新部属的初错,不是要领导者无原则的宽容,而是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部属,允许他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一)以“平常心”看待新部属的错误。年轻部属面对新环境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接受新任…  相似文献   

13.
钱三强和何泽慧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对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钱三强、何泽慧先生是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们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年,他们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了满目疮痍的祖国,源于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他们深知:"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相似文献   

14.
王光虎  方长青 《国防》2005,(8):67-68
创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一项前瞻性、战略性决策。在时代大背景下,创建和谐警营是摆在武警部队各级领导和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解决好时代赋予的这个课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出艰辛的努力。当前,尤其要在依法从严治军的前提下,紧紧抓住人这个决定性因素,以人性化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密切和纯正内部关系,推进和谐警营创建步伐。一、建立真诚互信的情感纽带人都是有感情的。上级在多大程度上给予部属以真情,部属就会在多大程度上服从领导和管理。领导和机关一定要端正对广大官兵的根本态度…  相似文献   

15.
“无知之知”说周金祥作家秦牧在《咏学习》一诗中写道:"具有'无知之知'的人虚怀若谷,他们求知的热情永不消融。"这话颇值得我们体味和深思。所谓"无知之知",意思是指一个人没有或缺乏知识,自己能够勇于承认。换言之,也就是要有永不自满、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和...  相似文献   

16.
“严明纪律,要从领导者严起。从严治军,领导者是关键。”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成为部属的一面旗帜,就是无声的命令,可以对下级和部属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人武部领导干部在从严治军创新实践活动中发挥哪些表率作用,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人格”浅谈人格,是一个人的信仰、情操、价值观、态度、兴趣、习惯和气质的总和。人格结构的最高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内容包含下述方面:一、为人类进步的献身精神。它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融洽关系,标志着人格中的价值准则。如:布鲁诺、居里夫人、白求恩、...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向部属“要”敬礼王军忠电视剧《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张学良的一名部属进见张学良,离开时未敬礼,张喝令其“站住”并厉声责问其“是不是军人”,在得到肯定回答后,继而又愤怒地吼道:“是军人为什么不敬礼!”这名部属给张学良敬礼后,张才让其...  相似文献   

19.
一、必须端正对新兵的根本态度。新兵积极响应祖国征召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 ,从祖国各地汇聚到军营。各级带兵骨干是新兵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必须确立以兵为本的态度 ,这是做好新兵管理工作的基础。(一 )尊重新兵的人格 ,做到不打骂、不体罚、不侮辱。随着独生子女兵、低龄兵增多 ,他们的身心发育不成熟、自尊心比较强 ,作为带兵人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树立新兵至上的观念 ,把新兵当做自己的亲兄弟。在军事训练中 ,对那些理解问题慢的新兵不能大声训斥 ,变相体罚 ,一定要多鼓励、多指导 ;在日常管理中 ,对那些容易违反纪律的新兵不能打骂 …  相似文献   

20.
批评十忌     
周景荣  田辉 《政工学刊》2006,(12):36-36
批评是上级对下级常用的一种领导艺术。批评和表扬同属于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预防再发生类似的问题。批评是为了帮助部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学习研究这门领导艺术,讲究批评方法,增强批评实效。批评部属应做到“十忌”:一忌怒发冲冠。通常情况下,当部属有了缺点和毛病或犯了错误时,作为领导者既生气又着急,这在情理之中。此时要注意克制情绪,决不能大发雷霆,拍桌子摔凳子,吹胡子瞪眼睛。否则,不但达不到批评目的,反而引起被批评者不满,会因领导者对被批评者的人格不尊重而产生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