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清耀 《军事史林》2008,(10):53-55
合围战,也叫包围战。在西方称坎尼战,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历史记载中,最早实施包围作战的战例是公元前216年古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的坎尼同罗马军队的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汉尼拔巧妙地实施包围战术,使8万6千罗马军队遭到几乎全军覆灭的命运。合围战在西方被视为战役歼敌的最高形式,因为它能给予敌军以最沉重打击,从而决定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2.
汉尼拔是古代迦太基的著名军事家。他不仅善于陆战,而且善于海战。公元前184年,在地中海东部的一次海战中,他巧用毒蛇打败对手。这场海战是在比提尼亚和帕加马两国之间进行的。当时正在东方避难的汉尼拔站在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斯一边,反对罗马的盟友帕加马国王优美尼斯。普鲁西阿斯深信汉尼拔的忠诚和才智,让他率领比提尼亚一支舰队对抗优美尼斯的舰队。论实力,汉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02年,在北非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扎马地区,年轻的罗马将领西庇阿率军与威名赫赫的汉尼拔统帅的迦太基军队进行了一场殊死决战。 正值深秋,扎马战场上狂风怒吼,扬起尘土,吹起残叶,使这片无水、无山、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更显得悲切凄凉。 两军已列阵完毕。只见迦太基阵中的精兵摩拳擦掌,两翼骑兵跃跃欲试,更有第一线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18年春,迦太基大将汉尼拔率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从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出发,远征意大利。他很快渡过埃布罗河,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南侧的土著部落。为巩固后方,他不得不从军中挑出1万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留驻被征服地区。当大军进入比利牛斯山的狭谷之后,发生了3000多名卡尔培塔尼人开小差的事件。他们惧怕长途行军,认为翻越阿尔卑斯山,同罗马人打仗,只能做无谓的牺牲,于是纷纷逃匿。对此,汉尼拔采取  相似文献   

5.
顾剑 《军事历史》2006,(2):52-57
公元前218年,位于北非突尼斯半岛上,由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向冉冉升起的罗马共和国地中海霸权再次发起了挑战,史称“第二次布匿战争”。战争伊始,迦太基人的一代战神汉尼拔,出其不意地绕道西班牙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军意大利本土, 经坎尼、特拉西梅诺湖等一系列史诗性会战的胜利,予以罗马人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外国也曾出现过一个巧借风势、助长军力、创造了战争奇迹的人。公元前246年-公元前183年,位于北非和西地中海地区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汉尼拔。他9岁随父远征西班牙,29岁领兵挥师南下,一次伏击战歼灭敌军1.5万人,生俘 1.5万人,使罗马军几乎全军覆没。30岁时他指挥了  相似文献   

7.
提起古代世界著名军事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亚历山大、恺撒等。然而,论及军事业绩,汉尼拔亦堪与其媲美。亚历山大征伐列国,兵锋所至,无坚不摧,创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恺撒平定高卢,独裁罗马,显赫一时。而汉尼拔功名成败仅系于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历来重视思想教育,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在筑牢与士卒感情基础上开展思想教育,以将领的言传身教来感召、提高士卒的思想觉悟,将传统修身理论融入思想教育等,但中国古代军队思想教育存在内容单薄、偏重刑罚等不足。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16年8月,汉尼拔在意大利东南沿海的卡内地区,以步兵4万余人、骑兵约1万人的兵力,与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统率的8万步兵、7000骑兵作战。面对强敌,汉尼拔决定巧借风势助战。当时当地正处于风季,每天中午常有强劲的东南风沿海袭来。据此,他在部署阵势时让部队背向东南,利用顺风作战,使敌方陷入逆风作战的不利境地。 8月2日,双方交战至中午时分,果然东南风大作。这时,汉尼拔军向敌军投射的矛、箭、石头,由  相似文献   

10.
迦太基是腓尼基的推罗人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至公元前3世纪中期,它已成为一个商业发达的海上强国,控制着科西嘉、撒丁和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地区,其无与伦比的舰队称雄地中海西部。相比之下,位于意大利台伯河下游的罗马则是一个后起的农业国,偏重陆军建设,除一支不大的运输船队外,罗马人没有正式的海军。公元前264年,在与迦太基为争夺西西里岛而进行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立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欧陆战场打败德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军队居功至伟、记述颇多,然而关于加拿大军队的中文记述却甚少。实际上,加拿大军队在1943年南意大利战役中参加的战事之一——奥托纳之战不但被誉为加拿大军队二战中的扬威之役,也是世界战史上的经典战事之一。进军罗马!?1943年5月,盟军取得北非战役胜利,遂将意大利西西里岛(Sicilia)定为下一个进攻目标。7月9日深夜,盟军空降登陆西  相似文献   

12.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军队管理思想。尽管囿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这些思想未能形成系统的军队管理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管理的一般规律。探讨古代中国军队管理思想,汲取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对于促进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治之以法——军队管理的根本在中国古代,管理统称为“治”,军队管理即为“治兵”、“治军”或“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有“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礼记·曲礼》有“班朝治军”之语,指的主要是军队平时的管理教育(含训练、校阅)。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提出“兵以治为胜”,极言军队管理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认为对军中士卒的良好  相似文献   

13.
皮洛士是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杰出的军事家和野心勃勃的冒险家。他梦想成为第二个亚历山大,在西方建立一个大帝国。公元前280年初春,他应希腊城市他林敦的邀请,率2万名步兵,3000名骑兵,2000名弓箭手,500名投枪手和20头战象,在意大利登陆。同年初夏,皮洛士率军迎战急忙进攻他林敦的罗马军队。双方在赫拉克列亚进行了第一场战斗。这是希腊雇佣兵和罗马公民兵的首次交锋。论兵力,双方旗鼓相当,但皮洛士采用了这样的战术:以长枪方阵的密集队形制服罗马步兵,以战象和帖撒利亚骑兵打破敌军两翼和阻止对方包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有战争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千次战争。就陆战而言,这些战争大体上可分为野战和城邑战两种。城邑战是古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之一,在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邑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探讨现代条件的城市作战也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城邑战溯源一切军事行动的萌芽,都产生于战争这块土壤中。中国古代的城邑战也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军队管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上 ,兵家灿若繁星 ,兵书卷帙浩繁。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是军事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具有极为珍贵的军事学术价值。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性 ,古代的军队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唯心史观 ,带有剥削阶级的偏见和认识的片面性。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古代军队管理思想 ,遵照“古为今用”的原则 ,吸取其精华 ,借鉴有益的经验。以治为胜思想我国古代军事家十分重视军队管理。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提出“以治为胜”的著名论断。一次魏国武候问 :“兵何以…  相似文献   

16.
战争史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人们被激发起最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往往发生在一个重要的负面事件之后。这就是知耻而后勇。中国古代知耻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它以"养勇为战"为最高价值目标,以明耻标准为教育内容,以"教戒"为基本途径,为激发军队训练热情、作战勇气和正规管理秩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地方系部队,是指蒋介石中央嫡系部队以外的控制一方的地方军事集团。在国民党中央军队中,又可分为中央摘系和中央旁系。中央旁系是由那些已失去地盘、被中央收编的地方派系军队组成,亦属地方系部队行列。在激沪会战期间,国民党地方系部队广大将土同仇敌汽,积极参战,奋勇杀敌,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本文仅就地方系部队的对日参战及其作用和原因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揭开全面抗战序幕的淤沪会战,是一场以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部队为主力,地方系部队协同作战,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之战。参加这次会战的各路地方系部…  相似文献   

18.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著名将领,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的军事理论家。他戎马生涯40余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建设国防、练兵和作战过程中,继承和吸取历代军事思想之精髓,总结了自己练兵、育将、作战的实践经验,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冷兵器与火器,技术与战法,士卒与将帅,军人与军队,军事与政治诸方面的关系,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宝库。他的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军事思想进行探讨。一、戚继光的治军之道——训练“节制”之师  相似文献   

19.
古罗马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帝国之一。学者笔下,古罗马帝国成就功名霸业多仰仗于威名远播的精锐罗马军团。后者据说能以严格的纪律和先进的战术征服任何敌人,古罗马军队的短剑(Gladius)或西班牙短刀(Spanish short sword)则是火器发明之前杀人最多的致命武器。然而,历史中有些被刻意隐去的细节实际上同样意义非凡。人类文明成形以来即已发轫的间谍活动在古罗马时代其实已步入兴盛时期。罗马帝国自兴起到衰落,宽袍与匕首的影子总在关键时刻隐现,而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心理战是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造成的心理因素,从精神上瓦解敌国及其军队的一种作战手段。它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但在此之前,各种心理战的尝试已经开始。如瓦解德国雇佣军,就是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有组织有计划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战。18世纪70年代,英国为维持其庞大的殖民地,在海外四处用兵,兵力捉襟见肘。为弥补人力不足,英国利用英王乔治三世在德国的亲戚关系,向德国的诸侯国雇佣军队。历史上,德国为偿还债务,也乐于向英国出租军队。这些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雇佣军队,主要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