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战时期的后方勤务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党政府后方勤务部(后为后方勤务总司令部)系抗战期间军事委员会(后为军政部)属下的一个重要部。研究抗战史,不能不提到这一负责全军后勤工作的场所。兹就档案所载,将该部的历史沿革、组织人事及其所属兵站设置情形,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此文介绍的主要是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兵站总监部的组织沿革,也兼述后方勤务部第二办事处的组织概况。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对日全面抗战开始。7月底,蒋介石召集各地军事长官在南京开会,前炮兵司令周秒(字子梁)于是月29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于同月81日,应召由太原驰赴南京,参与会议。会上讨论长期、全面抗战及军事后勤工作等问题。蒋介石以后方勤务关系重大,指定俞飞鹏为后方勤务部部长(该部于8月10日成立,后又以卢佐、端木杰为副部长),于各战区设兵站总监部,另以重要地方设办事处,以“办理兵站收关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3.
军队物资勤务学科(专业)创办于1978年6月,是军事后方专业勤务学科(专业)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军队物资管理专门人才。学科(专业)创办以来,为军队物资系统培训、轮训了5000余名专业人  相似文献   

4.
物资勤务专业军队物资勤务专业创办于1978年6月,是军事后方专业勤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经济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我院物资勤务专业下设物资产品技术、物资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三个教研室,全军物资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军队物资》杂志编辑部挂靠在物资勤务专业系。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军队物资勤务专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基础,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发展研究方向。在军队物资管理基本理论、军队物资供应管理、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的军事后勤思想,是他军事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度重视后勤工作,把后勤工作当作建军取胜之本;搞好后勤保障,建设完善有力的后方勤务。  相似文献   

6.
国民革命军兵站体制的沿革总体上经历了创建、发展和变革三个阶段。北伐战争至七七事变前为创建时期。主要是借鉴了日本兵站体制,同时也区分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进行相应的变通。全面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随着军队规模迅速扩大、战区增多,兵站规模也相应扩大,兵站领导层次增加,在战区兵站总监部之上建立了后方勤务部和兵站统监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变革时期,主要是仿照美军后勤体制对现行兵站体制进行改造,在后方勤务部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和联勤总部,将平时、战时及各军种后勤领导体制进一步整合、集中;在战区兵站体制上,建立补给区,由部队兵站制逐步向地区兵站制过渡。  相似文献   

7.
为多渠道促进军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军队学位委员会批准,军事经济学院从1999年起面向全军(含武警部队)接受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专业有国防经济、后方专业勤务(含军队财务、军队审计、军需勤务、军队物资勤务)。1.申请人资格。凡政治合格,品行端正,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在本专业  相似文献   

8.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为全军发行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季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经典新探、军事经济、后方勤务、军事理论、后勤指挥、外军研究、基础学科、院校教育、军队政工。本刊将重视学术规范,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2003年,我们将牢固树立政治首位意识,深入开展十六大精神  相似文献   

9.
谢海坤  吴学东 《国防》2011,(1):60-62
信息化战争对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全新注释,使交通运输由后方勤务上升为核心军事能力;对力量与能量转换关系的重新定义,要求军事交通运输由专业保障上升为与作战系统集成的军民融合式体系保障。由此,军事交通运输体系保障能力建设要以"集成"为抓手、"融合"为基础,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军事后勤综合演练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后勤综合演练是后勤院校训练的最高阶段。它是一个以军事斗争准备为背景,以战术课题为框架,融合后方专业勤务保障相关内容的综合性训练课题。综合演练通常安排在专业训练的后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提高演练质量,保证演练效果,对培养高素质军事后勤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失败后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随后,党在各地举行武装起义,建立红军,进行土地革命。随着红军的建立和扩大,战斗的频繁,党加强了对红军的领导。这一时期党对红军军事、政治和后方勤务的领导先后是通过以下几个高级军事领导机构来实现的。党中央的军事领导机构在第一次大革命的后期,党就建立了军事领导机构——中央军事部。“八七”会议后,1927年11月9日,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组织问题的决定,中央各部改科,各科隶属于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之下的组织局,这样中央…  相似文献   

12.
军需勤务学科是后方专业勤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的重点学科。军需勤务学科具有研究对象和范畴的特定性、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科理论的应用性等特点。我院军需勤务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人才、教学、科研和条件优势。军需勤务学科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不断发展,成为全军军需勤务教学、学术科研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后方电子勤务,是指在军队后方勤务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要素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将后勤指挥与保障活动放到网络上来完成,实现后勤保障效能的整体跃升。一、我军后方电子勤务建设具备雄厚基础与相应条件一是具有雄厚的基础。经过多年建设,我军专用网络已覆盖三军部队团以上单位,各类信息设施硬件建设居国内领先地位。软件系统研发也由总部统一规范实施,且逐步由单机版向网络版升级换代。不仅财务、被装、军粮、油料、卫生等专业系统的主要保障勤务已实现了计算机处理,而且总后勤部还成功地在100多个团级单位、8种保障…  相似文献   

14.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24(2):F0003-F0003
郭继坤教授一直从事我军油料勤务研究,是总后勤部科技“银星”,军事后勤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军队“2110”重点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后方专业勤务(油料勤务)学科方向带头人,是军队油料科技专家组成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军队物资油料科技评审委员会委员,总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总后军事硕士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看了《军事历史》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刊载的《抗美援朝战争各次战役敌我参战部队和歼敌数概况》一文,经查证,有的地方与史实有出入,现提出请予补正。一、洪学智副司令员兼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今部司令员(不称后勤部长)之职务及该司令部组成的时间应从战略防御阶段的一九五一年六月开始。甘泗淇的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之职务应从一九五一年夏、秋季防御战役开始。匡裕民的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之职务应从第四次战  相似文献   

16.
后方勤务专业培养从事勤务、靶场分队指挥与管理工作的初级士官,构建专业基本体系,形成专业特色,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重点把握好专业建设方向,突出专业建设重点,拓展专业建设内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后方专业勤务学科是一门与部队后勤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其研究生的培养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为此,后勤院校应通过科学构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建设应用型研究生导师团队,制定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应用型研究生考核机制,提高应用型研究生论文质量等途径,培养出适应部队建设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后方专业勤务人才。  相似文献   

18.
八路军、新四军实行“敌进我进”方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敌进我进”,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并加以实施的一条重要军事原则和方针。所谓“敌进我进”,用刘伯承的话说:“就是我军敢于脱离自己的后方,进入到敌人的后方,与广大民众结合作斗争的行动。”它是  相似文献   

19.
1951年1月初,我所在的华东军区第29军后勤部奉命北上,到达江西上饶时,受命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成立了第4分部,我被任命为运输处副处长。次日,我们一行8人在分部副部长孙寿昌的带领下,于腊月除夕夜抵达鸭绿江边安东市(现丹东市),初一到达朝鲜新义州,驻于阳德里(后迁移球场上草里)。自此,我开始了3年的抗美援朝运输战斗生活。受命阳德里到达阳德里的第三天,第4分部召开了部务会。部长何震光首先介绍了朝鲜战场的情况,根据志愿军后方勤务部的指示,下达了分部所担负的任务:负责志愿军在朝鲜东线的第9兵团第20、第26、…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军事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如何发展,是当前左右军队后方勤务改革的关键。本文的研究认为,适应“两场”,落实“保障有力”,必须建立“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军事后勤保障体制。首先,应理顺军队内部关系,建立“三军一体、统分结合”的保障体系;其次,应理顺军队后勤保障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建立“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体制,实行或逐步实行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要建立统一体制,实行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有计划分阶段进行配套改革,实现军事后勤保障改革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