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三军联勤,是中央军委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后勤建设与改革的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军沿袭了近半个世纪的三军分供体制已告结束。新世纪我军新型的后勤保障体制,是在总后勤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的后勤保障方式,以军区为基础组织联勤。三军联勤体制,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2.
经费供应体制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费供应体制改革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军合成程度的不断提高,一种新型的后勤保障体制——综合联勤保障体制正在酝酿建立。新的后勤保障体制的建立,必将引起我军经费供应体制的变革。因此,在酝酿建立综合联勤保障体制的时期,讨论建立相应的经费网络型划区供应财务体制是当前军事经济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对我军财务工作的影响后提出,要实现我军财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速军队财务理论创新,突出军队财务人才培养、完善军队财务管理体制和联勤保障体制等。  相似文献   

4.
实行联勤统供,是军队后勤保障体制、供应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是深化和加快军队后勤各项改革的龙头;是军队质量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保障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一个完全联勤统供的体制,是指陆、海、空和特种兵部队所有的物资和勤务,不分通用、专用,统一由一个独立的联勤系统来筹划保障。关于我军联勤统供体制的构想,目前有不少的设计,作者认为应建立一个独立于三军建制之外的联勤系统,形成“总联勤部—战区联勤部—军以下部队”为组织形式的完全联勤统供的保障体制链。实施联勤统供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破除思想障碍,形成联勤共识;抓住时机决策,自上而下联起;根据联勤需要,建立配套章法;严密组织实施,争取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战争,不但引发了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军队体制的深刻变革,而且对战争后勤保障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面对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作战需要,我军后勤保障应实现"六个转变"。一、参战部队的多元化,要求后勤保障体制由现行的军内"联勤型"向军民一体、平战兼容的军地"联供型"转变高技术战争,由于空间扩展,时间浓缩,突发性强,战争准备时间缩短,使得后勤保障与作战行  相似文献   

6.
我军联勤保障在概念与组织模式等方面与外军不同,因此,联勤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并不能自动"升级"为一体化后勤保障。但二者又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联勤保障是一体化后勤保障的组织制度基础和力量依托,另一方面,一体化后勤保障又从"联"的广度、深度、精度等方面实现了对现有联勤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军事技术革命必然导致武器装备发展、作战方式的变化和军事理论的更新,并由此促使军队规模结构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军队规模缩小、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军队编成趋向一体化、多能化、小型化;作战指挥体制趋向精干、高效的“扁平网络化”结构;军队后勤保障体制向联勤体制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购制度改革是继联勤、社会化、住房、预算、医疗等改革后,我军后勤建设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是“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客观要求,是防腐增效,建立现代后勤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一、联勤分部实行军队物资采购的项目重点作为联勤分部在试行军队物资采购工作时,要  相似文献   

9.
跟踪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是我军建设面临的根本任务。我军后勤应紧跟新军事变革的步伐,按照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总要求,适应信息化战争中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需要,统一整合三军保障力量,综合运用军地保障资源,优化保障结构,健全保障要素,拓展系统功能,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保障效能,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以及新的后勤保障理论发展与实施,引发了我军战术后勤保障体制的变革,特别是对军队基层后勤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变革促使后勤保障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现行司务长培训体制必须未雨绸缪,调整专业方向,提高知识起点,增加技术含量,走专业技术、统一培训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经过三次划区统供试点和10年“三代”实践,确定全面推行统分结合、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体制,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实行军区联勤体制,要解决好计划、供应、管理相互协调,统供与分供分流,联勤机构设置和保障实体归并,以及改革的配套措施等问题。能不能保证军兵种后勤保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判断联勤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军事变革中,认清我国后勤建设现状,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后勤变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军后勤建设现状(一)后勤补给组织方面过去,我军的补给体系在结构上长期以"打全面战争"为着力点,这种后勤体系结构是高度集中化的,作战保障资源很大程度上依赖就地补给,无法及时为不同军兵种和不同区域之间提供高效的补给。近年来,我军以打赢局部战争为基点来改进后勤补给体系,进行快节奏、高科技与先进装备的后勤补给训练,其中包括人员运输、建立补给线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但还没有真正形成长时间、高强度、高效率的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二)联勤保障体系方面联勤以后,各军兵种后勤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21世纪军队现代化建设、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借鉴外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建立军兵种联勤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我国我军的实际出发,对建立军兵种联勤保障体系的有关思想观念、联勤模式、装备发展、保障能力、联勤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军后勤由应急保障转向和平时期加强全面建设的轨道,无疑是一重大转折。但使后勤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快速地向高层次发展,仍需一次观念大更新和体制大改革即由单一的封闭的军队后勤保障体制转向开放的社会化后勤保障体制。一.军队后勤社会化的必然趋势若干年来,我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总体建设,采取了军民分离的做法,军队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一条龙保障方式。这种做法,对于军队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军事后勤权利结构调整的角度,探讨了我军联勤体制的发展和保障效率的提高。分析认为,未来的后勤体制改革的取向,应建立纵横规范的权利体系;后勤权利的划分是后勤体制确立的核心,而体制构建又是权利配置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根据我军实际,在21世纪初应当实现统分结合以统为主的中级联勤模式。面向我军21世纪的发展,后勤权利体系与权利结构应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以促进后勤保障效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体制的形成、发展到消失,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寻。国民党联勤体制亦如此。因此,探索国民党军队联勤体制的演变规律,对于加快我军后勤改革步伐,构造吁世纪新型的后勤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联勤体制诞生的历史背景本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队武器装备日益先进,海、空军的建立与壮大,军事指挥体制走上了诸军兵种联合道路。此时,后勤保障体制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少数国家军队的后勤由三军分供体制,逐步走上了三军之间的横向联合,联合后方勤务,即联勤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然而,联勤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军委向全军部队下发《"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标志着21世纪我军保障体制变革的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为了给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创立与"十一五"期间改革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要依据《意见》精神,针对现有法规、规章的缺陷,采取以基本法为统领、专项法规为补充的立法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信息化,它使作战理论、作战方式和军队体制编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也对后勤保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后勤装备作为后勤保障能力的首要标志和保障的主要物质手段, 必须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满足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本文针对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后勤装备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军后勤装备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后勤保障体制,实行网络型划区供应,最终实现三军联勤,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和部队战斗力的重大措施,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总后勤部提出,后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总联勤部——战区联勤部——联勤供应基地三级保障模式。联勤末端采取何种形式?目前有多种意见。联勤末端机构是以后勤分部为基础,还是以省军区为依托建立,是其理论分歧的焦点。我认为,联勤末端以省军区为依托建立省  相似文献   

20.
实行网络型划区保障,是深化后勤改革,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为适应这一新的后勤保障体制,军队审计体制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本文对此作一粗浅探讨。网络型划区保障,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改变现行军兵种以垂直供应为主的后勤保障模式,重新组建后方供应基地(或叫联勤基地),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