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53年春 ,当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 ,继而组建湘军的时候 ,他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何筹措巨额的军饷了。因为此时湘军充其量只能被朝廷视为一支地方军队而已 ,不得不自谋筹饷。湘籍京官曾国藩在为湘军筹饷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制度的重重阻力。具体来说 :其一 :清王朝早已陷入财政困境 ,其军费开支有限 ,而且主要用于国家经制兵八旗和绿营 ,对曾国藩的湘军却少有支持。我们知道 ,鸦片战争之所以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方面的贫穷与落后使其经受不住战火的洗礼 ;而太平…  相似文献   

2.
对于不穿军装、不吃军粮、不拿军饷的人武系统职工队伍来说,是一支没有军衔的“兵队伍”,是基层武装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罗尔纲对湘军的研究颇有造诣。他所撰写的《湘军兵志》、《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淮军志》等专著 ,不仅从各个角度对湘军作了研究 ,并涉及到晚清军事的各个重要领域。罗尔纲对湘军的研究 ,树立了一代学风。  相似文献   

4.
同治三年 ( 1 86 4年 )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奏请裁撤湘军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由此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 :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 ?以往的学者在分析湘军裁撤的原因时 ,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去考虑 :诸如湘军首领曾国藩此时已权高位重 ,为避权势 ,谙知封建理义之学…  相似文献   

5.
湘军--文化集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军不仅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而且是一个文化集团.湘军集团的成员多为士人出身,湘军集团的思想基础为理学与经世之学.在战时及战后,湘军集团着力于传统文化秩序的重建,恢复教育,重视图书出版业,在学术、文章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西学东渐上起了直接引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从起事之初到定都天京,仅两年时间。几十万大军驰骋江南,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然而一碰上湘军,即连遭大败,最后竟败于湘军之手。罗尔纳先生说得好:太平陆师不比湘军逊色,问题在于水师。而清廷论功行赏,首推曾国藩水师之功。曾氏自己也把湘军水师作为一生中值得炫耀的政绩,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镇压人民革命的劲旅。本文拟从湘军水师与太平军水师的比较研究中得出这一历史的结论。一、湘军水师营制与太平军水师营制比较湘军水师的营制,主要来自明代戚继光束伍练兵成法。曾国藩曾于同治七年上奏指出:“咸丰三年衡州试办水…  相似文献   

7.
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湘军的后勤体制(一) 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湘军后勤体制不同于绿营兵的主要之点,就在于它的后勤管理权与作战指挥权、用人权都掌握在将帅之手。它既不受北京户、兵部的“层层检制”,也不受地方督抚的掣肘,自成系统。其后勤机构的司官,由统帅奏派或委劄。其所以如此,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及所谓“兵归将有”的私属性分不开的。湘军  相似文献   

8.
军队实行物资统筹供应,有利于发挥国家供应主渠道的作用,克服当前物资供应中的无序和分散现象,提高物资保障效能。第二炮兵专项工程多,保密程度高。为使统筹供应高效有序地运转,应进一步深化对统筹统供方式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保障需要为目标,坚持依靠国家主渠道供应与面向市场筹措相结合、集中筹措与分级筹措相结合、筹措供应与强化管理并重的原则,促进统筹供应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作为湘军集团的重要将领,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先后攻陷吉安、安庆、天京的“战功”,为湘军摆脱不利地位、取得战争主动权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清王朝最终扑灭太平军尽了犬马之劳。此后,曾国荃所部“吉字营”虽被裁撤,但他的军事将领身份并没有随之很快改变,又投入到镇压捻军、捍卫边防的战争中。曾国荃及其所部与湘军集团共同走过了从崛起、发展至衰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湘军志》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列举清代史学名著时,曾说:“其局部的纪事本末之部,最著者有魏默深源之《圣武记》、王壬秋闿运之《湘军志》等”。清末,学人撰史,以得比美《湘军志》为鹄的。陈衍:《石遗室诗话》谓李希圣著《庚子国变记》,“不及万言,能尽情变,自负可追王闿运《湘军志》。”可见《湘军志》在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王闿运(1832—1916),湖南湘潭人。博雅能文。年二十余,即挟策叩曾国藩。见知于当朝权贵  相似文献   

11.
军队后勤的根本职能就是把国家提供的经济力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后勤对于军队建设和作战的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清咸丰同治年间,湘军统帅曾国藩根据清王朝经制八旗、绿营在军队后勤方面的种种弊端,对湘军后勤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军队后勤思想,确立了湘军的后勤体制。曾国藩的军队后勤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军事经济活动中,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经费难筹措、人员难落实、活动难开展”问题一直制约着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发展。而在这三个问题中,居主导地位的又是“经费难筹措”,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两个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因此,在贯彻落实《河北省民兵预备役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我们以做好经费统筹工作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鲍超 ,今重庆奉节人。早年投军不成 ,流落长沙 ,酒后以纹银 2 0 0两卖妻 ,后反悔并殴打买主 ,惹下官司。正当官府拿人之际 ,巧遇曾国藩 ,曾帮其了结官司 ,收入湘军。鲍超后来成为湘军悍将 ,东征西讨 ,立下汗马功劳。这不能不说是曾氏重才识才的结果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可贵之处。曾国藩认为 ,“求才当如鹰隼击物 ,不得不休”。他在长沙操练湘军之时 ,随时注意从团丁中选拔人才 ,发现武艺好、人实在的 ,便褒嘉奖掖 ,提拔使用 ,并在社会上广揽人才。面对武功不凡但目不识丁的鲍超 ,曾国藩看到的是湘军教练人才的奇缺和鲍的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军队联勤采购筹措体系经调整已基本确定,实现了需求立项、计划审核、采购评审、质检验收的分段管理。军事能源通用器材是军队联勤采购筹措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验收工作随着采购机制变化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就其采购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抓好验收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湘军是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军事集团。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对晚清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并使其一度出现了“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它又对晚清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使得满汉统治者之间势力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一批湘军出身的地方督抚掌握了军政大权,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最让清廷始料不及的是,随着湘军的遣散,两种势力阵营在湖南最终形成。一种是少数荣归故里的湘军统帅,他们利用所获…  相似文献   

16.
驻四川省大竹县某预备役炮兵团在1996年度整组工作中,狠抓法规教育,增强三个意识,整组工作进展快,质量好。 今年2月初,这个团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目前一些预任预编官兵和社会人士对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有的认为当预备役战士不吃皇粮不拿军饷,平时没待遇,训练待遇低,当预备役战士吃亏;有的认  相似文献   

17.
人员、经费、装备能否及时足额征集筹措到位,是衡量预备役部队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作中我们感到这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距,人员选配好编难出,经费筹措好说难办,装备保障好定难动。只要军地需求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军事需求靠边站的现象。出现上述矛盾和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法律层面探究,主  相似文献   

18.
湘军是清政府赖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一支主要军事力量,而其水师的作用尤为突出。太平天国天京失陷后,清廷论功行赏,湘军水师之功位居榜首。本文就湘军水师的组建作一粗浅介绍。在太平天国革命前,清朝的绿营水师,无战斗力可言。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出广西,进湖南,于1852年12月攻克益阳、岳州等地,获民船万只及大批军械炮位,遂组成水营。水营兵种的增设,使太平军实力大增。从此沿长江东下,水陆并进,不数月,在连续攻克汉口、武昌之后,迅即进据南京,  相似文献   

19.
物资筹供思路基本明晰,统筹供应已在全军启运。要搞好统筹供应工作。必须切实更新观念,解决好深化改革的认识问题;加强物资集中筹措,提高物资统筹效益,确保“筹措有力”;组织好统一供应,提高保障效能,确保供应有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资源筹措是现代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确定合理的筹措方式、筹措网络、筹措方案,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是提高流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 筹措方式如何选择合理的筹措方式,是人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几种主要的筹措方式有: 1.1 物资订货。这是指物资供需双方通过签定订货合同,衔接物资的供需关系。它又可分为国家订货、国防军工订货等。国家订货是受国家委托的订货单位,依据国家下达的订货指标,与生产主管部门或企业签定订货合同,衔接供需关系,是保证国家特定需要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国防军工订货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专项组织,国防军工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