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新兵军旅人生的"启蒙老师",新训干部骨干应以审视的眼光看待每名新战士的成长进步。然而,在部分新兵单位,一些新训干部骨干习惯用有色眼镜看待新兵,甚至给他们贴上了"宠坏了的一代"、"留守一族"、"单亲子女"、"网络控"、"宅男"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标签。随着社会进步,新战士的时代特点自然而然突出明显,虽然新训干部骨干使用这些"标签"是为了概括新兵特点,方便掌握新兵思想情况,便于开展新兵教育、训练工作,但是,有些"标签"也存在以偏概全、夸大事实甚至名不符实的情况,不利于带兵人正确、全面、准确地看待新兵的时代变化,不利于促进新战士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作为新训干部骨干,到底该不该给新兵贴"标签",该贴怎样的"标签"呢?请看第十四集团军某通信团官兵们的新训故事和心得。——"兵眼"观察人杨航  相似文献   

2.
新一批优秀学子金榜题名,怀揣梦想选择携笔从戎,从祖国四面八方集聚古都金陵,踏入南京政治学院,开始军校生活第一站——新训。新训结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踵而至,南京政治学院引导学员"用信念照亮人生底色",切实扣好"第一粒扣子",把信仰从"兵之初"融入使命、扎根心中、践于行动。立地生"根"——让信仰融入血液学校信条:一个拥有英雄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有信仰的人,是有希望的人。学员心语:我讲的就是我信的,我信的就是我照着去做的。新训,是转变的开始,但却充满着"意外"。立志当一名政治家的刘宇伟,军训  相似文献   

3.
毕鸿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绰号"毕姥爷"。说起我们这个"毕姥爷",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儿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的队形就乱了。排在最后一名的"老毕"因用力过猛,左胳膊脱臼了,疼得他就地直打滚。我们那平时特别严厉的班长这时乱了阵  相似文献   

4.
难忘李班长     
十多年军旅生活,许多往事渐渐淡忘,但在军校与首任班长李强短暂相处的那段日子却历历在目。是他为我坚定了人生的理想信念,他的身影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始终怀着一颗既惭愧又感恩的心。别看我个头不高,却一身的"犟脾气"。入伍前后,我曾在一些小报上发表过一些小"豆腐块",并且还获过小奖。刚入军校不久,我这点"小亮点",却被来自同一单位的同学小张"抛了光"。当时,有个别同学经常拍着我的肩膀,开玩笑说:"行啊,好小子,听说你还有点文学‘细胞’!可别忘了露两手给咱们瞧瞧……"每当听到这些话语时,我心里就觉得不舒服,总有  相似文献   

5.
转眼,我入伍已两年多了,并当上了新训班长。我带的新战士,大多都是"90后",有一半人读过大学。初进军营,我就听到她们唧唧喳喳,时不时就给我出点儿小情况:队列训练感觉太枯燥,心里很失落;遇到不喜欢的打扫卫生之类,就想躲一躲懒:唇膏、眉笔不离身,总想偶尔拿出来补个妆。这不由让我想起自己初八军营时的样子。那时的我也和她们一样,经过学习和锻炼,如今终于一步步适应了军营这  相似文献   

6.
同在一个屋擔下,室友关系本应该是最亲密、最无间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心怀芥蒂,有的形影不离,我们校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室友关系,军校的室友关系是什么样的?请看来自空军工程大学的新闻调查——68%认为自己宿舍室友关系良好,平时可以互相帮助、和谐相处;24%能够很好地处理与室友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8%表示自己宿舍有"不和谐"人员,一度打算或已经与室友吵架甚至动手;89%学员认为发生的校园凶杀案的极端行为不可理解;11%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空军工程大学,这样一串数据将学员宿舍关系的现状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加油、加油、加油……"一个周末的傍晚,记者刚走近南京军区某集团军战士宿舍,就听她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走进宿舍一看,原来是一名"90后"新兵对"70后"班长发起扳手腕的挑战,"80后"副班长迅速摆开"擂台",挑战在欢快的音乐和战友的呐喊声中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悠悠泰湖水,殷殷尚武情。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武部部长丁强,不求事小求作为,不求名利求发展,倾情尚武。"人们常说,人武部军政主官就好比两口子过日子,两口子过日子就好比两只刺猬过冬。离得近,扎;离得远,冷;只有两个刺猬都拔掉自己身上的刺,然后两个刺猬再靠到一起的时候才既不扎又不冷。可是,两个刺猬都得忍着点痛,拔掉了刺当  相似文献   

9.
新兵王杰刚入军营时简直乐开丁花。为啥?原来自己的班长竟然是自己的亲表弟刘超。可正当王杰"偷乐"以为表弟会"特殊照顾"自己的时候,表弟当头的一盆"冷水"浇了他个"透心凉",也让他当初的如意算盘化成了泡影。"王杰,你的齐步走动作太僵硬!"新训第一天班里进行讲评时,刘超给王杰没留任何情面。"有什么神气的,不就是比我早点入伍吗,当班长有什么了不起!"当晚,王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原来,王杰和刘超不仅是表兄弟,而且俩人从小学到高中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闯荡了一年半后,常傲杰选择了从军入伍。令他意外的是,在济南军区某装甲师直属队新兵营,常傲杰遇到了同窗好友——同样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张恒。可一个是"一杠两星",一个是普通新兵,张恒的新训排长身份,一度成了常傲杰心里翻不过去的坎儿。请看——  相似文献   

11.
部队每年新兵入伍训练以及各种新兵专业培训结束,都面临一个新训士兵的分配安置问题。新训士兵岗位安置是否合适,影响新训士兵个人能力水平的发挥,也影响部队的全面建设。心理测验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测评方式,为新训士兵的合理安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一、心理测验在部队新训士兵分配中的作用。心理测验是指根据  相似文献   

12.
那天,怀揣着录取通知书第一次走进军校的大门。在军校门口,遇见了东北人老张,当时不知其是老张,却感觉似曾相识,四目相对,眼角、嘴唇微微一动,就像棋逢对手时的会心一笑。没想到新训时我俩竟然被分在一个班。新训结束后,我俩还在一个班,这是后话。老张也是同龄人,只是看到他的样子就让人忍不住亲切地喊他老张。对于我们这群生龙活虎的毛头小子来说,新训其实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太苦,但天天被"管制"的日子却让我们难熬。每当在训练中看到新训班长那八面威风的样子和我  相似文献   

13.
1.新战士韩友贵从小学习素描,人物素描算得上拿手活儿。来到部队,紧张的训练让小韩有些吃不消。课余给班长画张肖像,让小韩一下找到了放松的方法。战友们看着新鲜,都"抢着"找小韩画像,紧张的新训生活多了不少欢笑。2.用画笔记录军营生活,这是个不错的创意。很快,一支由5名新战士组成的"素描队"成立了。他们利用八小时之外,用心记录着战友们训练、生活、娱乐的每一个场景,新训生活也因为画与被画而变得更加精彩和有趣。官兵们都亲切地称他们是"军营素描师"。  相似文献   

14.
在新训二大队,三班班长张伟伟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能够"出名",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素质好、会带兵,在训练场上嗷嗷叫,能带出一群小老虎;二是心细、有耐心,会关心体贴新战士。"训练场上带头虎,训练场下小保姆,咱新训大队就缺这样的骨干!"大队长秦阳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位素质全面的班长。可是前不久,张班长却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为啥?因为他有一个新绰号——"酱油班"班长!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3日星期日阴一大早,就被宿舍外面打篮球的声音"叫醒",起床、洗漱、叠好被褥后,一群好奇的小巴郎怯生生地往我的卧室里看,"你们今天休息啦?"我这样问道,他们连连点头,发出哈哈的笑声。我赶忙招呼他们进来,给他们拿了些巴旦木、水果,刚开始他们还挺"客气",都说"不要不要",可是一个胆子大些的巴郎子带头吃了一颗后,瞬间,一包巴旦木就被"瓜分"完毕了,一个个的上衣口袋里、裤子兜里都被巴旦木塞得满满的。在他们中间只有一个12岁大的孩子稍微懂点汉语,其他孩子都是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相似文献   

16.
《晒照片》     
正新战士刚来到部队不久,武警重庆总队八支队就着力在帮助新兵度过"想家关"上狠下功夫。为营造出"家"的感觉,新兵连组织一次"饺子会餐",各种形状的饺子汇聚在一起,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战友感受来自部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王庆建/摄曾经长发飘飘的时代在军营成为终结。近日,武警宁夏总队新训团的女兵们,在走进警营的第一天就面临剪去长发的痛苦。"95后"女兵最后一次抚摸着飘逸的长发,不舍、纠结交织在她们的内心。"嚓嚓嚓",乌黑的青丝随着剪刀飘飞,女兵的眼泪也随之飘落,但泪水过后,长发便成为记忆,新的征程就此开始!周焕成/摄  相似文献   

17.
在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国防生集训营,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6名女生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双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闪烁着稚气,但就是这群"小女孩",凭着一股子韧劲,在训练中样样不输男兵;生活上她们就像一抹阳光,代表着欢乐、愉悦,给枯燥乏味的"直线"生活注入活力,下面咱们去看看这群"90后"国防女兵们带来的别样精彩。桌子横起来,被子就立起来集训第一周,全营内务检查,女兵排的被子姿态万千,营长吴华东"戏称"女兵排是"艺术排",看着床上的"包子"、"坦克",女国防生们羞红着脸低下头。在参观完男兵的宿舍后,她们才知道什么是"惨不忍睹"。知耻而后勇,检查内务后,她们紧急集合"凑一块"开会商量对策,如何才能够提高内务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  相似文献   

19.
一他的名字叫申新兵,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新兵"。申新兵生于河南淮阳。2003年,从淮阳师范学院毕业的他,经过三天两夜的"征程",终于抵达武警云南总队普洱市支队。三个月的新训生活,申新兵苦练军事技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连考核时,他的每个训练科目都达到良好以上,多数都是优秀,射击在中队排第二。2004年3月底,申新兵被分到一个"用自来水可以直接泡方便面"的地方——墨江县中队。  相似文献   

20.
正在300份新训体会中,一篇隽秀小楷十分醒目:"我希望为部队奉献一生!"她是何思洋,短发飒爽,面庞坚毅,目光锋利。新兵连,何思洋没感到任何不适应,享受着各项训练考核。第一次投手榴弹,班长刚讲解完要领,别的女兵还在不知所措,她已迫不及待猛然发力,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拉伤了右臂肌肉。当晚紧急集合,班长允许她不用参加,她却说"轻伤不下火线",随后仅用单手和牙齿打好了背包。"不可思议!"大家投向她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