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潘扬同志为“外行指挥内行”而不安。其实这是一个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干部必须经过和尽早要进行的角色互换过程。要做好这一切,重要的一点是放下架子,当好学生。 1997年我从齐齐哈尔大学毕业入伍到人武部工作时,也曾有过“大材小用”的自大,总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索质能力强,人武工作这些“小儿  相似文献   

2.
同为地方大学生入伍到人武系统,潘扬战友专业不对口之类的苦闷我也经历过。 战友困惑之一是专业不对口,我以为只要克服武装工作无所谓和无作为的偏颇认识,这不应该是影响成才进步的障碍。从我军的历史和现代战争发展趋势看,民兵工作有着重要地位和发展前途,为我们改变现状建功立业留有广阔空间。既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人武干部一度出现死水一潭的状况,近年来开始缓解,一些地方的人武干部已开始流动。但从一些单位的做法来看,人武干部流动又过份强调年龄,规定县市人武部部领导不得超过50周岁,科级干部不得超过45周岁,一般干部不得超过40周岁。这种搞硬性交流的规定和做法,我认为同样不利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部分人武干部来信、来电话,咨询人武部干部转业(复员、自主择业)费的计算问题。本刊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军区联勤部财务部工薪处的蔡志国、杨超两位同志。 问:人武部干部在1986年—1996年人武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期间,从地方单位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一批从地方大专院校毕业特招入伍的大学生被充实到人武部,加之军地院校开设各种函授自考,人武干部的“文凭”档次有了很大提高,但盲目追随“文凭”和以高“文凭”自居而工作平平者已不在少数。笔者认为:走出“文凭”误区,已成为关系到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最近,中央和一些省、市政府都发出通知,重申党政机关和干部禁止经商办企业。少数地方的人武部门,对以劳养武企业应不应该搞发生了犹豫。究竟应该怎样办?请给予答复。安晓谢明安晓等同志:本刊曾收到不少人武干部来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军区发出通知,号召全省人武干部向符歧圣同志学习。通知要求人武干部学习符歧圣同志的先进事迹,把支援地方搞好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改变甘肃面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十八个干旱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县(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以来,中央(1986)5号文件曾明文规定,县(区)人武部部长、政委为副县级,科长(主任)为正科(局)级。可实际上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没有把人武干部和地方干部同等看待,其表现有:一是人武干部调整交流在任职上大都降职使用,武装部改归地方后,当时部队任命地方基木不予承认,出现了“第二次转  相似文献   

9.
倡议书     
全国广大人武干部战友们: 在县(市)人武部即将改归地方建制的时候,我们应《中国民兵》杂志编辑部之邀,来京参加部分县(市)先进人武干部代表座谈会。会议中,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讨论了如何搞好人武部移交以及移交后怎样进一步做好武装工作的问题。会议期间,受到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聆听了总部领导同志的批示。这使我们深  相似文献   

10.
怀着敬佩的心情,编发人武战线“老黄牛”的“封笔”之作。在他们即将脱下军装转业(退休)时仍不忘自己的职责,不忘《西南民兵》这个阵地,不忘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鼓与呼,这种境界,何等崇高。他们来信倾吐的肺腑之言,代表了全区人武战线转业(退休)干部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绿军装的留恋之情,对国防建设的热爱之情,对本刊的关爱之情,一句话,就是对国防事业的忠诚。编发孙智贤、扬绍碧二位“老武装”的来信、来稿,既是本刊编辑部在建军73周年向全区人武战线的同志致以的崇高敬礼,又是向转业(退休)离开人武岗位的“老武装”致以的亲切问候!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会东县民兵训练基地的李昌元自1981年入伍以来,一直从事驾驶工作。1995年由省人武干部学校毕业转为地方干部,人武部归建后被安置到民兵训练基地。由于现役干部缺编,县人武部领导安排他到政工科工作,在此之前他几乎与写作无缘。到政工科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每年征兵工作中不正之风的产物异地入伍,危害不小,影响部队建设。怎样才能杜绝?我们认为:第一,各人武部门要加大对广大适龄青年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力度,使他们了解和熟悉《兵役法》、《征兵工作条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贵刊在《中国民兵》第七期转载了总参的通知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国专武干部将佩戴县<市>人武干部相同的人武工作专业符号。"广大专武干部阅后,无不欢欣鼓舞,交口称赞。可是10月旧早已过去了,令人失望的是:干部服装既没有下发,人武工作专业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山西省吉县人武部针对人武系统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社会交往比较广泛、与地方协调关系比较频繁的特点,注重加强对人武干部的管理教育,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警示教育;注重加强对干部"三圈"、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制定了《干部教育管理规定》和《干部目标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从1987年10月1日起,全国人武干部开始佩带人武工作专业符号,但目前违反人武符号佩带规定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有的地区没有收交原佩带的领章、肩章和帽徽,一些人武干部至今仍在继续佩带;二是有些人武干部“混号”佩带,如有的用原来的领章配托人武符号的领花;三是有些人武干部没有按规定缀订符号,领花和肩章花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方高校毕业入伍干部越来越多,军委、总部对这部分干部的在校学习时间享受相关待遇问题十分重视和关心。2002年底,总政、总后联合下发《关于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入伍的干部计算住房补贴问题的通知》,明确在校学习时间计入房补年限。  相似文献   

17.
呼声与回声     
应尽快理顺人武干部服装发放渠道编辑同志: 自1986年人武部移交地方以来,我们人武干部的服装发放渠道一直不畅。至今不少单位只发过一套夏常服,使人武部平时很难统一着装,直接影响人武部的正规化建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人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保证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开好局,起好步,四川南充军分区近日举办了一期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针,以中央文件和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内容的集训班。通过两周的训练,人武干部能自觉“增加三个意识、适应三个转变”。一、增强条令意识,适应由地方干部到军队干部的转变。由于长期从事地方工作,一些同志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军人意识淡化、条令意识淡薄的观  相似文献   

19.
人武部收归部队后,经过近三年的调整,一批在人武战线上工作多年,年龄偏大,文凭偏低,又为人武部建设作出过贡献的老武装,逐步离开人武战线到地方工作;而一批来自作战部队,有一定专业知识、年龄较轻的干部充实到人武部,为人武系统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使人武部干部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外地干部增多,本地同志减少;二是单身干部增多,家门口同志减少;三是年轻干部增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人武部移交地方已经5年了,不少同志议论:人武干部上已封顶,下已排满,再也没有出路,将变成“老龄部”。人武干部的交流、提拔使用以及年轻化问题,不能象过去在军队序列中好解决。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编辑同志给予答复。曲汉沫编者按:吉林省通化县人武部的实践回答了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