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段时间,美国智库、国会.军政要人和媒体频频炒作耸人听闻的“中国××威胁论”——从“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到“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最近又推出了“中国军事科技威胁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建国初期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于1956年10月建立起来的,至今已有32年历史。它是国家科委领导下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机构,是全国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情报文献中心,检索中心和研究中心,是面向全国的科技情报服务中心。全国性科学技术情报组织有“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三个组织挂靠在该所,其常设机构是“学会办公室”、“编委会办公室”、“文标会秘书处”。该所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织组综合情报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国际文献联合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第46技术委员会”等活动。本所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1日,刚刚胜利完成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雪龙”号,经过短暂修整,又于7月15日从大连出发,开始了第2次北极考察的航程,而且陆续有消息传来,“雪龙”号不断刷新中国北极考察的北上纪录。“雪龙”号以及中国科考队的壮举,引起了大家对“雪龙”号及中国极地考察船的浓厚兴趣,我们特邀上海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徐建设同志给我们讲述中国极地考察船的发展历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与该民族能否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关系极大。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屡经忧患,但却愈挫愈奋、重新崛起,就因为有一批前仆后继、发扬民族精神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鲁迅先生曾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个国家没有脊梁,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会是软弱涣散,任人欺侮宰割。因此,提倡铸造新时期的“中国脊梁”,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做“脊梁”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员的无尚光荣。要做“中国脊梁…  相似文献   

5.
中国“傲慢”了吗?中国“强硬”了吗? 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津津乐道,四处兜售中国“傲慢”、“强硬”的论调。他们指责说,中国随着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以及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之后,开始“过分自信”、“表现强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来源是:古代战争实践催生了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我国古代的军事家、政治家总结战争实践经验创立了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是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精髓:核心是“仁战”,作用是“德胜”,原则是“义战”、“人和”,治军方略是“师出以律”、“以治为胜”,军人职责是“精忠报国”、“唯人是保”,军人职业道德是爱军精武,军人武德标准是仁、义、忠、智、勇、严、信、礼。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国际价值和时代价值。创新发展先进的军事文化,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30多年前,年轻的新中国曾经笼罩在超级大国“核讹诈”的阴云之中。自从中国大地上诞生了战略导弹部队,宣告了“核讹诈”的破产,中国人民更加挺直了民族的脊梁,扬起了大国之魂。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本世纪突显的生态环境危机 ,很多学者寄希望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天”和“人”的概念与西方传统中“自然”和“人”的概念 ,“天人合一”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等同。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的理解可以概括为道德化的天、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三种 ,其中自然之天与西方人讲的自然含义基本接近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天人相通、天人混一不分、天人合德、天人相类和人定胜天五种 ,其中第五种理解就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意 ;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了全方位抑制和打击恐怖活动,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女子防暴队”、“女子特警队”,有的国家还专设“总统女子卫队”等等。1984年,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女子擒敌班”应运而生,她就是中国第一支女子特警队的前身。从此,中国女性走进了一向由男性主宰的特警世界,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情景,将令每一位读者深感锥心刺骨、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剩余定理”是中国传统数学中关于一次同余式理论的一项杰出成就,它源于中国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秦九韶在《数书九章》(1247)中将这一问题发展为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称为“大衍总数术”。西方人直到1801年才由高斯明确写出这一定理,随后西方著作就把一次同余式组的这一解法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相似文献   

11.
《环球军事》2013,(14):57-57
7月7日上午,100多名长崎市民在长崎和平公园“中国人原爆牺牲耆追悼碑”前,为原子弹爆炸中遇难的中国人举行悼念活动。该追悼碑落成于2008年7月7日,旨在让人们知道日本既是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同时也是那场战争的“加害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中国各大城市建筑的研究 ,指出了城市建筑发展的误区 ,“强暴旧城”、“疯狂克隆”、“乱建标志”、“攀高比傻”、“破坏传统”等 ,警示建筑师、规划师 ,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特色 ,设计出具有中国特点或地域特点的建筑 ,特别要重视城市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雷石”-6制导滑翔炸弹、P12战术导弹系统、FT-1和FT-3精确制导炸弹……在前不久结束的第6届中国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中国自主研制的一批精确制导武器系统集中亮相,标志着中国武器系统已经悄然迈进精确制导时代,也预示着中国军队的武器系统将步入以“精确”为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全民奋起。一些败类却沉渣泛起,卖国求荣。在日寇的诱迫下,他们或半推半就,或明目张胆,先后在东北、华北、南京、华中、内蒙等地建立了一个个伪政权,为其主子军事上进攻、政治上统制、经济上掠夺、思想上欺骗中国充当帮凶。本文概略记述了这些伪政权的建立、演变和覆亡,借以揭露汉奸的卖国罪行和日寇“以华制华”的图谋。“满洲国”:中国近代第一个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一直觑觎中国东北,将其视为“希望的土地”。“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就宣称要在东北“建立一个由日本国支持、领土包括东北及蒙古、以宣统皇帝为元首的中国政权”。…  相似文献   

15.
“隔”在艺术上是创造空间距离的一种手段。中国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都十分讲求“隔”,诗词戏曲、书画建筑,莫不强化“隔”的效应。本文以视觉思维和格式塔心理学为出发点,探讨了“隔”在中国建筑艺术空间中的应用,在另一层面上反映了“距离产生美感”的审美意识及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威慑思想经历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确立了发展核武器战略.在拥有核武器后,中国确立了“反对核讹诈,打破核垄断”、“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作防御性目的”等原则,奠定了中国核威慑思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威慑思想进一步深化、准确化,并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核威慑实践.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自焚。何去何从,台湾当权者必须作出选择。“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世”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能够真正青史留芳、为后世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汉、唐盛世(前者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后者从“贞观之治”发展到“开元全盛”)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没有避免“盛极而衰”的结果,这一现象又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借鉴。一、汉、唐、清三大盛世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专门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之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维度。尤其于报告里,我党首次亮出了“美丽中国”之新词,受到了方方面面的热切关注。一、美丽中国——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乃打造“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针。欲真正实现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坚决拒斥“黑色发展”,最终绘就“美丽中国”,就必须让人与自然深度和谐。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陆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崭新发展理念。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重要目标。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号召“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而且将“绿色发展”正式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20.
王红 《军事史林》2008,(12):40-44
1881年,中国海军官兵驾驶着英国建造的“超勇”号和“扬威”号巡洋舰,悬挂中国的黄龙旗,经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历经艰险回到祖国,完成了中国近代海军历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首次越洋远航。此次远航也被称为“中国龙旗第一次航行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