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铁磁材料裂纹漏磁信号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损探伤难于实现定量检测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模式识别进行铁磁材料裂纹漏磁信号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在标准试件上的大量实验及在具有自然裂纹的工件上实际检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外加应力作用下铁磁材料磁极性变化规律,制作Q235钢轴状静载拉伸试件,在MTS810型液压伺服试验机上进行正向或反向多级加载,采用EMS2003金属磁记忆仪检测拉伸过程试件表面磁记忆信号变化,分析加载顺序、加载次数及应力大小对磁极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加载方向上试件磁极性不变,加载应力大小决定磁极性强弱,正反方向加载试件产生相反的磁极性。同一加载方向、同一加载应力条件下,加载次数不影响磁极性;改变加载方向,加载应力需逆转磁畴结构取向,加载次数增多使磁极性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磁记忆信号和应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磁记忆方法检测单向静载拉伸后18CrNi4A钢板表面磁场强度法向分量Hp(y).结果表明18CrNi4A钢板在静载拉伸实验过程中,试件拉断前的Hp(y)检测曲线近似为斜直线,具有唯一的过零点.Hp(y)检测曲线斜率|k|随载荷的增加呈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有望通过|k|来推知同类试件所受的最大等效工作应力,为实现金属磁记忆技术对构件剩余寿命的预测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湿法焊接焊缝质量不高的问题,对铝青铜材料展开水下湿法激光焊接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显微硬度仪、万能试验机分别检测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青铜水下湿法焊接会出现大量气孔,水深增加会导致气孔增多,提高焊接速度可以改善焊缝成形质量,通过在基体表面预置自蔓延粉末能够有效减少气孔;焊缝中上部为胞状晶组织,底部为发达的树枝晶;焊缝平均硬度为240 HV,与基体相比提高了50%;拉伸试验试件均断裂在焊缝处,平均拉伸强度为235 MPa,为基体的43%。  相似文献   

5.
针对热障涂层结构材料红外定量检测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脉冲相位的LM(LevenbergMarquardt)识别算法。针对研究问题,建立了轴对称圆柱坐标下热障涂层结构材料的瞬态导热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出检测表面的温度场,经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检测表面的相位分布,分析待检测参数对检测表面相位差的影响。以相位为识别条件,采用LM反演算法对热障涂层厚度及其涂敷下材料内部缺陷位置大小进行定量识别,并采用数值实验方法验证了基于相位的LM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机械压痕法虽能测量火炮零部件的硬度,但对其表面有损害,且某些零部件工作面并不允许使用打点测量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硬度与材料磁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了一种硬度电磁无损检测系统,采用DDS技术实现参数可控的正弦信号源,以满足磁导率测试所需的激励条件.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利用交流电桥拾取由硬度变化引起的检测线圈和参考线圈电压差分信号,并进一步在调理电路中采用正交锁相放大技术对这一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和噪声抑制.硬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以无损的检测方式有效地区分零部件的硬度值,为火炮定型试验中的硬度测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称量法和排水法联合,研究了侧面封边和未封边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的吸湿量和体积变化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侧面吸湿的速度远大于表面吸湿速度;侧面封边复合材料试件的饱和吸湿量为1.30%,而未封边试件的为2.26%,即与侧面封边试件相比,未封边试件的饱和吸湿量(质量比)增加了73....  相似文献   

8.
魏龙  刘乐  刘吉吉  马群 《国防科技》2021,42(4):69-75
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工作存在人工识别效率低、图像数据分散及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借助机器学习算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大量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开展无损检测图像数据预处理、边缘检测以及数据模型训练和应用等技术研究,探索快速、准确获得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特征的方法,深入挖掘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数据的内在联系,找到潜在规律。本研究不仅为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的手段,同时,能够为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识别、测量、判读和发动机相关故障模式分析与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也能够为未来机器学习在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21,42(4)
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工作存在人工识别效率低、图像数据分散及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借助机器学习算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大量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开展无损检测图像数据预处理、边缘检测以及数据模型训练和应用等技术研究,探索快速、准确获得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特征的方法,深入挖掘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数据的内在联系,找到潜在规律。本研究不仅为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的手段,同时,能够为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识别、测量、判读和发动机相关故障模式分析与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也能够为未来机器学习在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烘循环的方法模拟干湿循环交替环境进行新型化学键合胶凝材料抗硫酸盐加速侵蚀试验.侵蚀溶液为质量浓度为5%的硫酸钠溶液,一组试验采用全浸-烘循环,另一组试验采用半浸-烘循环.在经受30×N(N=1,2,3,4,5)次循环后,测定试件的强度耐蚀系数和质量损失率,以此评价化学键合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浸-烘循环的侵蚀比全浸-烘循环的侵蚀严重;在经受150次侵蚀循环后,试件外观无严重破损,质量不减反增,强度也不降低,说明化学键合胶凝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是目前工程质量检测中常用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针对现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92)中构件强度推定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的强度推定公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Y—切石英晶体的各向异性动态响应材料特性,实现对粘接在石英晶体后表面的材料试件的一维平面复合压缩剪切加载。用电磁质速法测试试件中不同位置上的质点在压剪加载下的运动情况。从处于粘接界面上的量计所测纵向质速史和横向质速史,可以看到压剪波传入试件中的清晰的两波(QL波,QT波)结构,与理论估计基本相符;其它位置上量计的测试曲线亦反映了材料对压剪波传播的动态响应特点,可以看到剪切波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标准化发展现状,并我国兵器工业无损检测及其标准化在技术、管理、标准制定及宣贯等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就无损检测的技术普及、机构完善及标准制、修订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属磁记忆信号表征铁磁材料变形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利用金属磁记忆技术进行再制造毛坯质量控制的方式方法,制作了18CrNiWA钢退火处理和调质处理的板状静载拉伸试件,在MTS810型液压饲服试验机上进行了拉伸试验,采用EMS2003金属磁记忆仪检测拉伸过程试件表面磁记忆信号变化,并利用OLYMPUSGX51观察了2种热处理状态的金相组织。研究结果表明:轴向拉伸载荷诱发试件产生磁有序状态,磁信号曲线在弹性和塑性变形阶段内呈现不同分布特征,磁曲线斜率Ks可以表征拉应力导致的变形程度;2种试件微观组织不同导致拉伸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力磁效应。  相似文献   

15.
芥子气或冬季芥子气均可和氯化汞及米氏酮配位反应直接显色、生成玫瑰红色或紫红外的三元混配化合物。利用浸渍有氯化汞和米氏酮的硅胶纸制成的采样检测纸,可以方便地用于快速检测并半定量评价兵器表面经消毒后,残留在漆层中的芥子气或冬季芥子气的残存密度,也可以用于快速检测渗透到可渗透材料内部的芬子气或冬季芥子气。芥子气采样检测纸采用铝箔复合膜包装,储存期可达3年之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实施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军事代表对特种检测监督的程序,并对其他各个领域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就目前来说,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所采用的烧蚀冷却材料,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1>表面烧蚀型——本型的典型材料如石墨。这种材料的烧蚀过程发生在材料与燃气的交界上。当材料的壁面温度达到材料的升华温度(如石墨为3600℃)时,材料就开始烧蚀(升华)。燃气与材料的界面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材料的内部移动。材料经烧蚀后不遗留任何残留物。因为烧蚀过程始终发生在燃气与材料的界面上,所以称这类材料为  相似文献   

18.
<正>提供材料写议论文,最关键的是立论。立论准确深刻新颖,可以说一篇文章已成功了一半;立论“失之毫厘”,行文将“谬以千里”。不少同学在立论上常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顾此失彼片面化,二是不抓实质表面化,三是一种定势平泛化。片面就是不准,表面就是不深,平泛就是不新。如何求准求深求新呢? 1 抓“眼”悟神以求准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一则材料,通常也有其眼,那就是关键性的词、短语或句子。材料的“眼”往往是材料之精髓,体现材料的寓意。特别是那些中心句,或与历史教益相关,或与现实意义相联,或蕴含着哲理,或凝结着经验。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其“眼”。而命题人的立意也往往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超声深滚处理技术(Ultrasonic Deep Rolling,UDR)对零件表面损伤的抗疲劳修复与强化作用,制备了Ti-6Al-4V缺口疲劳试件,采用UDR技术对缺口疲劳试件进行了深滚强化处理。通过疲劳试验对比了深滚处理前后的缺口试件的抗疲劳性能。采用体视显微镜对疲劳断口和深滚处理后缺口附近的塑性变形进行了观察分析,根据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对缺口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较接近;与未经超声深滚处理的试件相比,经超声深滚处理后缺口试件的疲劳强度由276 MPa提高到523 MPa。断口分析表明:经超声深滚处理后疲劳裂纹源下移到缺口根部以下0.68 mm处,说明超声深滚在缺口根部引入的残余压应力是提高缺口试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涡流技术用于油罐底板腐蚀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规涡流检测仪只适于检测铁磁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因而不能用于油罐底板的腐蚀检测。随着远场涡流理论的提出以及相控阵涡流传感器、磁饱和装置等涡流检测设备的研制成功,涡流技术用于大型中厚壁结构的缺陷检测成为可能。将涡流检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于油罐底板的腐蚀检测是一项新的尝试,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可行性,提出实现这一技术的实验系统组成,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