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民兼容大后勤是相对于军民分立的军队后勤而言的一种军事后勤保障模式。现代战争与和平的转换规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对立统一、高技术战争的特点都要求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保障体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提供了外部环境,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战争的历史实践为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增加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军事后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军后勤必须改变自成体系、自我服务的保障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建立起适应市场多元化结构的后勤保障新格局。一是在后勤建设上,加快军队通用物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利用市场资源共享的优势,依托社会财富,建立起军民兼容、平战通用、寓军于民的保障体系;二是在保障体制上,建立物资供应中心,完善医疗、修理协作保障区,实行三军联供、各兵种统供的保障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国民经济中包含的军事保障功能和军队后勤包含的民用功能,成立军地联合实体,适应平战需要。  相似文献   

3.
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实现军队后勤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也是现代战争对后勤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推进军队后勤保障方式改革,应依据建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保障体系的目标,按照效益优先、军民两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主线,创新保障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平战保障能力建设,突出运储保障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范德军 《国防》2016,(12):55-59
军民融合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也是实现富国强兵相统一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军队后勤深度军民融合,是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内在要求,也有许多先天优势.要着眼提高保障我军打胜仗能力,搞好规划计划、统一技术标准、坚持依法施治,以抓建平战一体的保障力量、精确直达的物储体系、军地共享的信息数据、军民通用的人才队伍为重点,牵引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军队后勤部门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原则,使军队后勤建设融于其中。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提高保障“打得赢”的能力。一、军队后勤要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军队后勤远程机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军后勤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在战斗中建设,在保障中发展,始终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后勤建设的唯一标准。新形势下,我军提出了“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这对军队后勤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军队后勤必须聚焦未来战场,树牢打仗思想,突出改革重点,加强实战训练,深化军民融合,不断增强“打胜仗”的后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促进军民通用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在介绍国外的经验做法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国内军民信息化通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科研机构、研发模式、技术竞争力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技术互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有效策略,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通用信息技术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军队后勤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军队后勤保障必须走军民兼容、发展社会保障的路子。第一,加强军队后勤保障与社会保障的结合;第二,加强军队后勤部门与国家经济部门的协调;第三,搞好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国家经济潜力的接轨;第四,统筹规划地方经济与军队后勤设施建设;第五,提高全民保障责任意识,健全建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新阶段,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保障体系,是对传统军民结合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大力推进传统后勤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与军队建设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看,应从组织体系、技术体系、人才储备体系和力量体系等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刊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适应新形势谋求生产经营新发展亦锡章(9·4)发扬延安精神实现保障有力刘精松(10·4)坚持“五两”办学思路努力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军事经济管理人才科锡段张征一〔1卜4)关于建立军队通用物资“军民兼容”筹供体制的探讨 通用物资“军民兼容”筹供体制研究课题组(1204)抓管理工作落实提高后勤建设整体水平王立忠(12·14)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历史地位夏镇九王文斗(3·4)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单秀法(8·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 一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国防理论 …  相似文献   

11.
提高后勤装备建设效益,一要把握后勤装备建设内在规律,加强后勤装备建设的科学管理;二要着眼军队建设全局,推进后勤装备建设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三要统筹构建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促进后勤装备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2.
邱林  杨睿  戴强 《国防》2010,(1):11-14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既是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举措,又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推进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军后勤由应急保障转向和平时期加强全面建设的轨道,无疑是一重大转折。但使后勤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快速地向高层次发展,仍需一次观念大更新和体制大改革即由单一的封闭的军队后勤保障体制转向开放的社会化后勤保障体制。一.军队后勤社会化的必然趋势若干年来,我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总体建设,采取了军民分离的做法,军队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一条龙保障方式。这种做法,对于军队  相似文献   

14.
装备是军队战斗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军民通用装备动员建设足军队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省军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发挥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的优势,加强预备役部队军民通用装备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时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些单位后勤科研条件军民联建共享意识还不强、建设规划与国家未实现有机衔接、共享各专业发展还不平衡,同时也缺乏法规制度保证和效益评价机制。推进后勤科研条件军民融合,应按照“统筹协调、制度保证、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思路,对接军队后勤和国家科研条件建设规划,用法规制度保障科研条件军民融合建设,加强指导以提升科研条件军民融合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武发展路子,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战略选择。省军区部队后勤建设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建设中搭载军事后勤项目或预留军事后勤用途的接口,是提高后勤动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军队后勤保障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文章兼顾军事与经济效益,构建了搭载型后勤动员项目选择的经济学模型,并探讨了项目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9,(10)
随着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军民兼容、合力保障的方式,已成为军队后勤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适应新形势,加强省军区后勤机关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适应军队建设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当好后勤改革的“龙头”。省军区后勤部足省军区军事经济工作的首脑机关,因而必须在全区后勤改革中发挥“龙头”作用。一方面,省军区后勤机关要围绕落实  相似文献   

19.
后勤装备管理的重要方法——全寿命全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勤装备是武装力量实施后勤保障所编配的专用车辆、器械、运输工具、设备、器材、装具的统称。后勤装备作为军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后勤保障能力、保障军队作战与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军队后勤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各国作战理论、军队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发展历史不同,后勤装备所包括的范围不尽相同。俄军沿用前苏军的习惯,使用“后勤技术器材”这个专门术语,其内容包括后勤通用保障勤务所使用的各类后勤技术器材和各军种后勤使用的各种成套专用后勤技术器材,还包括铁道兵、道路兵的装备,但不包括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朱政江 《国防》2006,(5):82-82
边海防地区后勤动员的信息化建设,应以任务为牵引,对现有国防动员项目、种类、数量进行分析筛选、综合评定,整合物资需求信息;组织力量对社会上的信息人才、技术和军民通用装备器材等资源进行调查,分类统计,登记造册,依据总体后勤需求,结合边海防地区动员潜力、资源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明确各地区动员建设的总体任务,完成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集成、交换和共享,整合动员资源信息。未来边海防地区后勤动员必须具有信息支持的能力。为此,一是军队系统内部要实现一体。要确保边海防地区纵向联系上,部队的各级后勤、后勤的各业务部门和保障部(分)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