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使后勤保障与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同步,我军后勤保障必须打破单一的平面保障和固定保障旧模式,建立军地联供的“大后勤”保障模式。而实现这一模式的主要途径在于:建立高度权威性的军地联供指挥领导体系;建立以军、师、省军区为主体,以省、地行政组织为骨干的军地联供组织体系;拟定周密、配套的军地联供实施方案;建立高效灵敏的军地联供战备通信网和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聚焦后勤”的前提是“可视化”,其基础是信息技术,关键是高效运输,其战略选择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其意义在于减少作战部队后勤需求。美军“聚焦后勤”理论对我军实现精准后勤具有重要启示,我军要实现精准后勤建设目标,必须建立后勤综合信息库,实现后勤资产静态可视化;完善智能化保障装备,实现后勤资产动态可视化;运用信息化指挥手段,实现后勤资源全程可控化。  相似文献   
3.
未来登岛作战场环境复杂,卫勤保障任务艰巨,卫勤保障必须科学预测卫生减员,建立合理医疗后送体制,突出保障重点,注重海上救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卫生防疫防护才能实现保障目标。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从战略上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战争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后勤建设的特点与规律,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对军队后勤建设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和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我军新世纪军事斗争后勘准备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对加速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实现保障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军战术后勤现行体制的滞后性和现代战斗方式的变化特点,提出了我军陆军战术后勤体制在层次结构、系统结构上的改革思路,以及建立战术兵团后勤保障实体层、战术部队后勤组织计划层、营后勤保障连半实体层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战争动员的经济基础,战场是战争动员资源使用的平台。新世纪新阶段适应"两场"发展新环境,将战争动员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转变战争动员观念;合理统筹配置资源,实现军民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进战争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注重动员转化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7.
抓好后勤训练应确立与军队历史使命相一致的战略取向,始终坚持把训练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不动摇,紧紧把握后勤训练与军事变革发展相适应的本质内涵,努力创新军事后勤训练发展运行模式,坚持训、战、建一致的根本原则,全面提高后勤训练水平和效益,加速推进后勤全面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原地区联合作战,是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我边境地区领土权的反击战,它直接服务于政治、外交的需要。西藏高原作战后勤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情构成复杂,地理天候特殊,交通条件差,经济落后,自给力低,后勤保障难度大。主要的对策,一是后勤保障必须坚持总体筹划,整体协调,联合一体,合力保障,统分结合,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二是后勤保障的基本模式是实行区域群式保障,对区域范围内的整个战役群体实施全时、全程、全域综合保障。  相似文献   
9.
后勤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实践活动和动态的协调过程,贯穿、渗透于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注意对管理作用目的认识的进一步升华。要认识到科学管理是构成后勤保障力的远筹性要素、是聚合保障力的动力性要素、是优化保障力要素的中介桥梁;要认识到科学的管理出保障力和效益;要认识到后勤管理在协调、监督职能上的特殊性和强化各级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军队社会化保障改革是我军后勤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社会化保障后,如何确保军队在担负急难险重任务时,能依托平时的社会化保障力量进行保障,值得认真研究。笔者认为,建立精干高效的社会化保障平战转换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一、建立军队社会化保障平战转换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