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治思维是领导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形成结论或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它是一种以法为价值追求、以法为行为规范、以法为治理根本的思维模式,是自觉、主动和善于运用法治手段的前提。法治思维的养成不仅有赖于有法可依,更多地取决于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法治环境的培育。部队领导干部只有牢固确立法治意识,自觉弘扬法治精神,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建设作为一种自觉、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种坚守,才能更好地促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侯欣一 《兵团建设》2012,(22):50-51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相似文献   

3.
汤蕾 《中国军转民》2023,(15):56-58
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通过法治思维来增强其适应、形成科学体系和衔接法律。具体来说,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应用宪法思维明确党章的核心地位,应用法律部门思维实现横向板块划分,应用效力位阶思维实现纵向梯度结构,应用德法并治思维实现以刚性和柔性调整方式的并举。以此为基础,必须通过坚持法治思维以实现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军方略和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着力提高政治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善的政治工作法治体系,包括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国防动员的立法与体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法安 《国防》2002,(10):11-14
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颁布《全国总动员法令》,开了世界近代史上动员立法的先河。此后的200多年间,发达国家为适应工业时代大规模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动员需求,不断加强动员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动员实践,使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组织体系。我国的战争动员,虽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  相似文献   

6.
赵晓冬 《国防》2016,(10):65-67
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新形势下,形成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要求加快构建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努力实现党委首长依法决策、机关部门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严格守法,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军事强国往往创制大量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来约束政府、军队和厂商的国防合同行为。当前我国国防合同的制度安排正处于立法阶段,与国外较为完备的国防合同立法相比,我国国防合同立法在体系上、内容上和实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把握这些问题正是完善乃至改革现行国防合同立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军是我军新时期的治军方略,其核心是军事行政权力的法治化。文章认为,军事行政权力的法治规约应当:加强立法,完善军事行政法律体系;构建和谐,增强军事行政法律的相容度;积极守法,严格军事行政执法;完善救济制度,加强对军事行政权力的监督;树立法律信仰,推进军事法治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梁毅雄 《国防科技》2015,36(3):68-71
当前,由于法律体系没有建立、法律规定与国家政策不同步、不同市场主体适用法律规范不一致等原因,我国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存在制度壁垒。论文对我国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美国和俄罗斯相关领域的立法和制度运行情况,我国应通过确立保护军品市场竞争的法治理念、构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来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不确定性是法律固有的性质,从法律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法律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以及法律的不确定性与法治之间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法律的不确定性,并评价其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  相似文献   

12.
完备的法规体系,是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军事立法,不断健全完善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各项法规制度,必须进一步提升军事法规质量。笔者认为,提高军事立法质量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种关系。一、理论先导与立足实际的关系所谓理论先导,是指在军事立法中以立法理论为牵引,着眼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规范和立法预测研究,促进军事立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所谓立足实际,是指立法必须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十八届四中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战略部署,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部署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之意,是用制度规范和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抉择。确立军民融合发展法治思维确立军民融合法治方式,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必须牢固确立军民融合发展法治思维。树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这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出明确任务、作出总体部署,为推动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提高军队法治化水平,要求我军官兵不断增强法治意  相似文献   

15.
马伦扬 《政工学刊》2013,(11):39-4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反思当前新兵法治教育,重义务轻权利、重知识轻理念、重形式轻效果、重宣传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把法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包括法律思想、法律精神、法治理念在内的法治文化建设上。可以说,当前官兵缺乏的不仅是法律知识,更缺乏一种信仰法治的文化氛围,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法律文化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6.
黄永贤 《国防》2006,(7):42-43
当前,我国国防动员法制化建设进展幅度不大,已经成为制约国防动员工作落实、发展、创新的瓶颈。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加快国防动员法制化建设,为确保国防动员工作落实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一、完善法规体系,从零打碎敲的小立法转变到系统配套的大立法完善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是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实施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国防动员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与实现国防动员法制化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作为国防动员母法的《国防动员法》以及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技信息动员…  相似文献   

17.
法治军工的基础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有法可依,关键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政府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重点是从事国防科研生产活动主体的依法治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的各项事业要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在国防科  相似文献   

18.
加强我军装备采办法治建设,必须在立法层面上构建我军完善配套的装备采办法律制度,在执法层面上加强我军装备采办体制建设,在司法层面上完善我军装备采办行为的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近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主题鲜明、顶层设计,从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度,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部署。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会指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20.
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中国应制定一个高于一般法律的规定,建立在整个社会保障领域里带有综合性和基本法性质的社会保障法,并且在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专门的社会保障立法、调整社会救助关系的法律规范以及调整军人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