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针对空间碎片数及分布,根据远程导弹飞行散布统计规律,提出一种统计导弹飞行管道内碎片数目的方法,即利用空间碎片模型数据,求出部分区域碎片数目密度随高度变化关系,构造导弹空间飞行管道,将数目密度函数在导弹飞行管道内积分,从而得到管道内碎片数目的期望值,量化评估了导弹与空间碎片的碰撞风险。仿真结果表明,远程导弹与空间碎片的撞击风险数量级为10-7,而飞行管道内碎片数目数量级为10-2,表明空间碎片已威胁到远程导弹的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空间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碎片的数量也与日俱增,给远程弹道导弹的空间飞行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针对空间碎片数目繁多,为了快速进行导弹空间飞行安全预警和发射窗口选择,根据远程弹道导弹空间飞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导弹与空间碎片碰撞预警的空间碎片筛选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证明了该筛选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筛选方法可提高导弹空间飞行安全预警效率并缩短预警时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弹空间飞行环境的日益恶化,为了分析空间碎片对远程弹道导弹空间飞行安全的影响,分析了导弹弹道和空间碎片预测模型,建立了基于数值法的远程弹道导弹与空间碎片碰撞预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空间碎片对远程弹道导弹飞行安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空间碎片对远程弹道导弹空间飞行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研究结果可为导弹飞行安全预警和导弹发射窗口选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导弹飞行试验双方风险一直按照规程中规定的方法来确定。采用统计决策理论分析发现以往规程中给出的经典风险和Bayes风险可能存在系统偏差,并给出了修正方法,同时给出了在导弹产品检验中真实风险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9-025A卫星解体事件为研究空间碎片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数据。对1999-025A卫星解体碎片的演化过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从碎片轨道分布和轨道寿命2方面探讨了1999-025A卫星解体碎片对近地空间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999-025A卫星解体碎片具有数目多、面质比大、轨道分布广和轨道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上,巡航导弹(Crulse Missile)是指在大气层内飞行, 利用气动升力支撑重力,靠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克服前进阻力,大部分航迹处于恒速、等高度巡航飞行状态的导弹。1972年前,我国将Cruise Missile译为飞航导弹。自美、苏在战略武器会谈协议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中将其列为战略和战区核武器加以限制后,按照约定俗成原则,将射程500千米以上的中远程飞航导弹改称为“巡航导弹”。为了与二战后发展的早期巡航导弹相区别,美国和北约常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巡航导弹称为现代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7.
军备动态     
美加快发展远程常规快速打击弹道导弹美国《每日防务》3月8日报道,美国防部计划为部分“三叉戟Ⅱ”远程潜射弹道导弹安装常规弹头,以使美国在近期内具备利用非核武器快速、精确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能力。据了解,美国防部的目标是发展能在一小时之内打击全球任何地点的常规弹道导弹。导弹飞行时间约为12~24分钟,因此可有效打击多种类型的目标。该导弹从8000~9600千米外的地方发射时,误差不超过10米。美国防部为这种导弹设计了两种弹头,它们都不装填炸药,而是利用动能直接摧毁目标。第一种弹头是类似于枪弹弹头的整体战斗部,可穿透坚硬目标到…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12日,印度在奥里萨邦海岸附近的惠勒岛成功进行"烈火-3"中远程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印度官方表示,此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印度导弹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也表明设计小组掌握并解决了导致2006年7月9日首次试射失败的问题。飞行试验于12日上午开始,共持续15分钟。试验中,1枚"烈火-3"导弹由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发射.随后弹载计算机根据发射点坐标和目标坐标计算出了导弹的飞行弹道,在未与地面系统联系的情况下,完全自主地命中指定目标。此次试射验证了试验任务需要验证的火箭的各项性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飞行过程中两级推进器和伸缩(折叠)式喷管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印度导弹及航天发射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9日,印度在东海岸奥里萨邦的惠勒岛首次试射了“烈火”-3中程弹道导弹。导弹起飞后上升至12千米处时,由于二级助推器点火失败,未能成功分离,致使导弹落入奥里萨海域,没有飞抵孟加拉湾尼科巴群岛上的既定目标。据英国广播公司和《印度时报》报道,印度这次试射的“烈火”-3导弹设计射程为3000千米,而实际飞行距离只有约1000千米。此后不到一天,印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印度星”-4C通信卫星也遭致失败。在如此短时间内的两次发射失败暴露出印度在航天和导弹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其中远程(甚至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将带来…  相似文献   

10.
多发飞航导弹齐射时,各发导弹之间存在碰撞或者相互干扰的可能,为了保证导弹飞行安全,需要对各发导弹的飞行管道进行分析,以此规划各发导弹发射时间.为此在对飞航导弹初段航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发射时间的快速规划算法,实现了以较小的计算量规划发射时间,并且通过仿真计算证实了该算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空间碎片的雷达探测--技术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来自太空的威胁,对包括空间碎片在内的所有空间目标进行全面监测不可或缺.在给出空间碎片雷达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基于跟踪模式的大尺寸碎片编目和基于波束驻留(beam-park)模式的中小尺寸碎片统计采样2方面综述了空间碎片的雷达探测技术,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返回器回收任务中对安全空域和期望落点的计算需求,提出了基于Koopman算子的飞行管道快速预测算法,给出了搜救直升机安全飞行空域的判定流程。建立了物伞动力学模型,利用Halton采样方法从随机空间中均匀采点,计算得到多条可能弹道;采用Koopman算子的后拉机制,将初始概率密度值与当前状态关联,得到不确定条件下返回器及其分离部件的飞行管道和期望弹道。仿真结果表明,基于Koopman算子的飞行管道快速预测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精度上都要显著优于Monte Carlo方法;利用飞行管道计算结果对搜救直升机飞行路线进行规划后,碰撞风险最大降低54%且搜索时间减少70%。飞行管道预测算法已成功应用到嫦娥五号的回收任务中。  相似文献   

13.
8月9-1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空间碎片学术研讨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郭宝柱在会上做了《我国空间碎片研究进展情况与后续工作考虑》的专题报告,他指出,  相似文献   

14.
以现有的空间碎片环境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套空间碎片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空间碎片环境、航天器有限元建模、几何遮挡处理以及碰撞概率计算四个模块。为了验证风险评估模型的精度及有效性,针对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指定的三种标准工况,将该计算结果与国内外已有的风险评估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开发的风险评估模型,对立方体航天器遭遇空间碎片碰撞风险进行仿真评估与分析,给出了轨道高度、倾角以及航天器自身的姿态参数对航天器遭遇空间碎片碰撞风险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B样条基构建了导弹弹道位置、倾角和偏角的拟合函数.利用导弹飞行观测数据,运用稳健回归方法,结合导弹运动学方程对导弹飞行轨迹进行拟合,并进一步分析了拟合误差.对导弹测试数据进行了反复计算、拟合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和真实轨迹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 mm内,能较为精确地拟合导弹飞行轨迹曲线,对导弹飞行性能和故障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SYRINX计划     
二十年前,以色列的驱逐舰EILAT号被STYX反舰导弹击沉。这对舰艇的面对空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导弹比飞机更难发现,它能做更急剧的机动飞行;所以,需要一个反应时间更快的拦截系统才能对付它。此外,摧毁一个来袭导弹是不容易的,因为导弹承受碎片战斗部爆炸的能力远比飞机的要大。  相似文献   

17.
反舰导弹突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舰导弹是指从空中、水面、水下或岸基平台发射,用于攻击敌水面舰船的导弹。按发射平台不同,反舰导弹可分为空舰导弹、舰舰导弹、潜舰导弹和岸舰导弹;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按导弹飞行剖面可分为大攻角俯冲和掠海飞行导弹。自40年代问世以来,反舰导弹已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在多次海上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种效费比很高的武器,1~2枚单价为四五十万美元的导弹就能使价值为1~2亿美元的大型战舰丧失战斗力,甚至沉没。但在反舰导弹防御技术日益成熟和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已成为各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垂直发射舰空导弹飞行弹道误差,尤其是平台导航误差对导弹飞行弹道的影响,在统一的编队地理坐标系中建立导弹飞行空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编队导弹火力冲突判断模型,提出2种用于火力冲突消解的导弹缓射时间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平台导航误差对导弹火力冲突判断的影响不可忽略,所提出的火力冲突判断和消解方法可有效解决编队防空武器冲突问题。为解决编队区域防空作战中火力兼容和武器协同使用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联有四枚新的核装备的巡航导弹在试验飞行,而且正朝着部署突破美国空中防御网的远程、高度精确武器的方向发展。 苏联人为新的巡航导弹研制的导弹制导系统,在技术上和美国海军与空军巡航导弹上用的地形匹配雷达相关仪相类似。 苏联在过去几年内研制的能提供远程飞行和达到150(口尺)圆概率误差的制导系统技术,使国防部和谍报机构大为震惊。预定在1985年开始研制的苏联巡航导弹有: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对某型加速度计装配过程各环节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加速度计失准角超差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并经批量生产验证,切实提高了加速度计生产合格率,取得了较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引言某型加速度计是某型导弹飞行控制舱配套使用的核心惯性测量组件,安装在导弹相互垂直的空间三维方向上,通过敏感相应方向的加速度,输出与输入加速度成比例的电信号,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加速度数据,与陀螺共同为导弹提供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