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克兰危机自2013年11月爆发以来,持续已有四年之久。表面看,受打击"伊斯兰国"、朝鲜核导试验等全球性事件的影响,乌克兰问题似有所缓和,但隐藏其背后的美俄矛盾却难以化解,连带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事出有因,回顾四年来局势的发展,博弈各方都分得"一杯羹",而乌克兰却成为最大输家。同时,克里米亚事件与"顿巴斯战争"的持续,带有"混合战争"的明显特征,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新年伊始,习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号召全军各级"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这一重要指示要求,鲜明指出了新时代练兵备战的方法途径和目标指向,为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吹响了冲锋号角。"矛不磨不利,兵不练不强。"军事训练作为未来战争的预演,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3.
杨庆勇  吴薇 《国防》2002,(9):48-49
印度的战争动员体制,是在英印时期英国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调整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富有成效的战争动员体制。 系统的动员机构 为了实现“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的军事战略目标,印度在全国建立了系统的战争动员机构,其构成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国家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印度发布国家战争动员令的决策机构,其领导人通常由统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国家总理担任,成员一般由负责国防、外交、内务、公安、司法、情报、通信、动员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尚书》中的战争动员令可归为三类:列罪状,正讨伐之名;发号令,宣作战之要;励士气,颁赏罚之法。《尚书》中的战争动员令,对于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怎样成为伟大军事家的(五) “从战争学习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未想到过要打仗"的毛泽东,被国民党蒋介石"逼上梁山",投入了中国革命战争,最终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那么,没有进过军事院校的毛泽东为什么能够"用兵真如神"?他高超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同毛泽东极为注重战争实践,善于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匿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国防》1996,(1)
战争动员是国家为了进行战争,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简称动员。动员的全过程,可分为平时的动员准备和战时的动员实施。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战争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有的国家把在临战前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所进行的动员称为应急动员。战争动员的实施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  相似文献   

7.
袁盛清 《国防》2010,(4):4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预备役部队平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可能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这一规定,明确了预备役部队的主要职能任务是参战,除必要时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外,平时主要是搞好军事训练,战时迅速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由预备役转为现役。然而,目前一些预备役部队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要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要求时,  相似文献   

8.
<正>乌克兰会走向何方?俄罗斯当然希望乌克兰继续做它的小兄弟,但在"切下"克里米亚后,乌克兰的钟摆已经无可挽回地偏向西方了。俄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乌克兰建立联邦制国家,在东西方之间保持中立。乌克兰危机持续已有10个月之久,这场大戏远没有落幕。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重新抄起亚努科维奇放弃签约的那支笔,固执地在欧盟联系国协定上签下自己的大名。9月16日,乌克兰和欧洲议会同一天通过了这份久违的协定。欧洲和乌克兰政客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的侵华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中,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对中国是"不宣而战",中国对日本是"战而不宣",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竟然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也未正式宣布绝交,一个国家的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被占领而不宣战,可能是世界战争史上最蹊跷的事。  相似文献   

10.
<正>一、乌克兰处于俄欧战略缓冲地带1、边缘之地的宿命乌克兰对外部势力来说都是必争之地,但对这里的人民来说决不是福地。因为在苏联解体后,它恰恰处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结合部,是典型的"缓冲区",所以一直都是俄欧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乌克兰"这个词在俄语中就有"边区、边缘之地"的意思。不仅对于俄罗斯,对于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法国等欧洲核心国家来说,乌克兰也算"边缘之地"。对于美国来说就更遥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公布的《反分裂国家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各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台独"势力也别有用心地诬蔑《反分裂国家法》是大陆的"战争法"、"战争动员令" 等。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卫星大校,请他从历史回顾和现实分析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50多年来大陆对台湾和平统一政策的历史由来和历史进程,对进一步学习理解《反分裂国家法》有了更加全面清楚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正>乌克兰危机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一次重大军事冲突,呈现了战争形态和规则颠覆性的变革,使战争的主体和范畴不断扩展、战争的社会化特点更加突出。战争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火力攻击,更是人类认知的激烈博弈。借助于算力、算法,数据算法认知战在乌克兰危机中大显身手,使人们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智能化时代认知攻防的巨大威力。算法认知战是算法战和认知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就没有资格谈和平",这是樊会涛代表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热爱和平的军工人对维护和平最深的体会。作为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研制"高精尖"武器工作,樊会涛代表对国家安全有着最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4.
二、2006年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变化从美国相继出台的上述战略性文件和所采取的一系列反恐行动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反恐战略主要发生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变化:(一)反感战争扩大化:将"反恐战争"定性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美国政府认为,经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以及美国在世界各地对"基地"组织的打击与高压,"基地"组织已经变成一个人员结构松散、组织架构不健全的"无形"组织,可以说是大势已去。如今美国应该把视野放的更开阔,主要目标不能只放在"基地"组织头目方面,而应扩大为具有"伊斯兰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恐怖分子,因此美国现在应把反恐战争定性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美国政府的这一思想最早反映在布什总统在各种场合对反恐战争的阐述中。去年8月31日,布什在退伍军人大会上首次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称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他说,美国的这场战争是"一场21世纪的意识形态决战",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力量"与"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一场战争,"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的继承者。新近出台的美国《国家反恐战略》报告充分吸纳了布什的讲话思想,指出,美国当前所面对的主要敌人是一个由极端组织、网络组织和个人组成的跨国恐怖组织,以及支持他们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其共同点是崇尚伊斯兰教,选择恐怖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最终目标,实现残暴的政治目的。报告认为,恐怖分子"利用伊斯兰教为暴力政治幻想服务",其极端的意识形态是"继承纳粹法西斯主义衣钵的极权主义",美国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与拥有这种意识形态的敌人进行战争。  相似文献   

15.
1月2日,习主席签署中央军委2020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要求做到“五个突岀”,其中在“突出打牢基础”中强调,要抓好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铿锵动员令,为下一步基层练兵备战指明了方向。军队的使命,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  相似文献   

16.
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22天后,俄军首次祭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匕首"导弹可以极高的速度击中上千公里的目标,该型的弹道全程可以调整,弹道轨迹捉摸不定,使防空系统更难跟踪和拦截,真正成为"随时插入心脏的匕首",被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赞为"无敌".重要的是,在俄罗斯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高超音速武器的同时,美国还没有研制成功这...  相似文献   

17.
蔡世川 《国防》2001,(9):37-38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命题的普遍真理性今天依然存在.但正如所有真理都具有相对性一样,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对"人的因素"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挑战,"人的因素"在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科索沃战争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战争呈现出有别于以往机械化战争的特点,表现为"三无",即无人、无形、无声。文章介绍了"三无"战争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了"三无"战争的实战运用,并提出了对未来"三无"战争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4日签署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全文如下: 我命令:2022年军事训练开训. 全军各级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  相似文献   

20.
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蕴含在对应的汉字语源中。"战"字的声符"单"(鳄鱼类爬行动物)在无意识心理学中,为阴影原型,既是战争的破坏本原又是性冲动的能量,与生殖有关。"战"的音义为"接",指两性交接,表示结合,有政治统合之象。"争"的表义是争夺,其音义表示争夺双方的动态平衡,是一种政治格局。政治的语源原型集中在"正"(政的初文)。正从一("口")从止,"止"(行军者)是战争攻伐的象征;"口"是土地、城邦和政治容器。"正"涵盖了"战"和"争",构成战争与政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