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临时政府军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它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而宣告成立,至同年4月1日孙中山解职为止,共存在92天。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模式,颁布了一些法令,设立了一些军事机构,使之在军制建设上稍具规模,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该时期的各项军事制度仍属初创,尚未完善,许多文献今已不存,今人论及南京临时政府或忽视其军制建设,或语焉不详。本文试图对之作一叙述,错误之处尚求教于史学界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2.
九、军事教育军事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民国的军事教育始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经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而渐趋完善 ,其主要内容不外乎军事学校教育和部队训练教育两个方面 ,但在不同时期又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军事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 ,即重视军事教育 ,分别在陆军部设军学局、海军部设教务局 ,主管陆军、海军的军事教育事宜。其中陆军部军学局下设有教育科以及与当时陆军主要兵种相应的步兵、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诸科。在设置领导机构的同时 ,就着…  相似文献   

3.
民国军事是民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军事志便是关于民国军事的系统记述。由于学界对民国时期的战争、军事思想及人民军队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多 ,故本军事志侧重于军事制度及其与军队建设密切相关内容的记述 ,主要涉及国家和地方的军事组织机构、军队体制编制以及边防建设、军事教育、后勤装备等方面 ,并对驻华外国军队和伪军的情况作了概略介绍。由此可大致探寻出民国时期军事发展的总体脉络 ,并总结出民国军事的基本特点 :政局不稳导致军制混乱 ;军事近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半殖民地半封建印记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4.
6月18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制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分会领导换届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议。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出席会议,为新一届军制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证书,并就做好新一届军制分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军制分会会长、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部长陈奇少将代表新一届分会领导班子就贯彻落实学会章程、推动分会各项工作稳步发展明确了目标思路;军制分会常务副会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计英春大校就加强和改进军制分会建设发表了意见。会议期间,来自总部机关、各军区、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代表,围绕“加强军事组织法建设,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军制分会作为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下属的研究性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承办军制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军队体制编制、军队行政管理制度、武器装备管理制度、后备力量建设制度、兵役制度和战争动员制度等。这次军制分会领导换届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议的召开,对于规范分会办事程序、深化分会学术研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经历了军事史上最为剧烈的军事变革之一,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震动。中国传统军事法也随之开始解体、蜕化、转型,历经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形成了完善健全的近代军事法体系。本文就中国近代军事法的阶段性变迁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有着丰富的军事立法实践,在指导思想、立法形式和立法内容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法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在性质、理念和规范内容上所具有的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明中国军制史》(徐勇,张焯等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共分为六编二十三篇,精略扼要地勾勒了从夏商时期到辛亥革命中国4000多年军事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一部叙史严谨,深入浅出的军制通史专著。其主要特点是求新尚实,博约相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视角新颖。作者运用现代军制学基本原理,紧紧抓住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兵役制度、训练保障体制等军制学主要内容进行探析,揭示  相似文献   

8.
军制是国家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防、军事力量的一定组织形式,领导管理的规范和手段。国家军制主要包括军政、军令、军法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为:国家武备政策、经济与国防结合制度、国防领导制度、武装力量建设、战争动员、兵役、国防科技、军事立法制度和法规等。  相似文献   

9.
晚清最后10年是绿营军队从国家军事体制中被彻底淘汰的时期,大批闲散绿营官弁等待安置。为减少裁军阻力,加快军制变革步伐,清政府各级军政当局进行了多方面的运筹,采取将裁汰官弁安排到新式军事力量中任职、送到军事院校培训以及解甲归田并予以经济补偿等诸多办法,实现了人员的分流,从而基本上消化和解决了10多万军官的安置问题,使晚清新军制变革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军制研究的力作读《中国军事制度史》张念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主持编撰,陈高华、钱海皓任主编,军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历时五年完成的《中国军事制度史》丛书,近期由河南大象出版社付梓出版。全书计2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11.
清代,自1644年入关到1912年覆亡的近二百七十年间,其军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八旗绿营,勇营,近代陆军。本文拟对它们的演变,各自的特点利弊,作一评述。 一、八旗和绿营 八旗和绿营是清朝的基本武装力量。随清朝统治二百多年。 八旗是旗人军事、行政、社会合一的组织。以军事为主。它有满洲、蒙古、汉军三类,  相似文献   

12.
军事观念的革新是北洋海军创建发展的思想前提。北洋海军的成军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的突出成果 ;其武器装备和海防建设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实现“船坚炮利”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就 ;北洋海军集中展现了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教育训练、军制变革、作战方式革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同时也暴露了甲午战前中国军事变革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政治上一边倒,完全倒向和依靠美国。军事历来服从于政治,国民党军事制度以“复员整军”的方式着手改革,也完全照搬美国。这次军事改革,对国民党产生重大影响,是研究民国军事史的重要课题。笔者按集有关资料,对这次军制改革作一述评,并求教于读者。“复员整军”的起因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行军制改革──“复员整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主要有:一、政治上的需要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采取所谓中立政策,拒不帮助中国抗战,并继续向日本出售战略物资,客观上助长日寇侵略气焰。美国之所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种明辉 《国防》2001,(11):32-34
省军区系统的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省军区系统的军事斗争准备,需要从诸多方面去努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以下几个方面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着眼战时需求,搞好国防动员建设。搞好国防动员建设,应主要抓好四个关节。一要强化政府领导国防建设的主体意识。国防动员建  相似文献   

15.
1868—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围绕“富国强兵”这一总目标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军事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创始者是才华横溢的大村益次郎(1824—1869年)。他当时任兵部大辅,执掌军事大权,其改革构想集中体现在(《兵制五大纲目》上。这个大纲勾勒了日本未来军事改革的基本方向。1869年大村遇刺身亡后,处于军事权力中枢的是山县有朋(1838—1922年)。山县1870年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后,任兵部少辅,继续推进大村益次郎业已进行的军事改革。这次改革,几乎涉及到军事系统的各个方面,使日本走上了军事近代化的道路。 (一) 一、改革军制。明治政府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废除封建  相似文献   

16.
海军史作为军事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离不开海军档案的利用。本文主要从晚清、民国、人民海军三个时期的海军档案的基本情况,对海军史研究作一个概括,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军事档案,以深入对其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民国北京政府陆军司法官的设置、任职与补官,袁世凯统治时期陆军部对于司法官任职补官的考核等方面,探讨了民国北京政府陆军司法官状况。文章认为,袁世凯统治时期,为强化中央军事集权,试图在陆军司法官任职与补官方面加大考核力度,虽对各军事单位有所震慑,但并未做到全面控制;北京政府后期,陆军司法官任用的私属化,已使其不能对所管军人的违法行为尽力尽责。  相似文献   

18.
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是清王朝由衰败到覆灭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清廷朝政日益腐败,内变蜂起,外患频仍;清军已失去昔日的雄风,军制落后,装备陈旧,军备废弛。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迫于形势,虽在政治、军事上作了一些改革的尝试,终因力不从心,难挽清  相似文献   

19.
征文启事     
《国防》2014,(1):13-13
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改革理论研究,为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制分会与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拟以征文的方式,组织"国防和军队改革理论研究"研讨笔会。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军制,是建军之所依,治军之所据.历史上一切重大军事变革成果,总要通过创新军事制度来使之固化.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作为党和军队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军事制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