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羽  常兴 《当代海军》2002,(12):42-44
第二次世界大战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场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争,却给后人留下许多难解之谜。1999年6月,当科学家们为追溯这段历史,再次来到曾因发现“曼哈顿计划”而名噪一时的芝加哥大学斯德菲尔德旧址时,又对美军卷入太平洋战争前后的一次秘密行动获得了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6月22日是俄罗斯人难以忘怀的日子。60年前的此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导致苏德战争的爆发。几十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有关战争爆发的真相始终没有公布。最近,俄罗斯有关部门披露了苏德战争爆发的一些内幕情况。《莫斯科时报》就此作了报道。 在俄罗斯政府这次公布的档案材料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希特勒“巴巴罗萨计划”中攻占苏联欧洲部分的早期  相似文献   

3.
论美国卷入朝鲜战争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内战爆发。这一天,在朝鲜是星期日,在美国是星期六,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在他的故乡密苏里州独立城与家人共度周末,国务卿艾奇逊也在同一天飞回老家马里兰州哈伍德农场小憩。自认为“生性不善于突然地或轻易地作出决定”的杜鲁门等不及向国会打招呼,于 6月 26日(美国时间)晚果断命令麦克阿瑟以海、空军部队增援李承晚,美国由此卷入长达三年之久的朝鲜战争而不能自拔。杜鲁门政府如此匆忙地把美国带入一场大规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但匆忙决策只是一种表象,追根溯源就不难发现掩藏在表象下面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4.
丁伟 《军事历史》2002,(3):41-45
美国当局在侵朝战争期间,曾精心策划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计划,做好了实施这一计划的军事准备。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国决策者除屡次声称要扩大战争外,并没有冒险实施这一计划,却最终形成了在朝鲜打有限战争的政策。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为什么没有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利益出现严重对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到朝鲜内战爆发前夕,美、苏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亚洲也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美国决策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自从1948年以色列在美英的扶植下强行在中东建国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更加频繁,美苏也开始在该地区扶植各自的力量。在1967年6月5日至10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历史上又称六日战争。1967年6月8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熬战正酣,以色列为占领更多的领土,与埃及、约旦、  相似文献   

6.
战争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据学者的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过战争14513次,仅有329年是没有硝烟的和平岁月.这些战争总计使36.4亿人丧生,而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足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在频繁而众多的战争之中,长者可以持续百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短者只用了40分钟就决出了胜负,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短暂的战争——英国-桑给巴尔战争.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空军对德国战略目标的轰炸,摧毁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破坏了希特勒整个战争计划,直接、间接地支援了各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对于加强我国空军建设和运用,做好反空袭的军事斗争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美英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打乱了德军统帅部总体战略指导,使德军把本来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兵力转用于防御作战,大大减弱了主要战役方向进攻作战的能力1943年6月,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一个目标是德国主要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为了拓展研究领域,开阔视野,我刊新开辟了“编译参考”专栏,准备陆续翻译发表一些国外学者有关重大军事历史事件的研究文章,以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和不同侧面审视历史。编译者为了保持原作原貌,不作粉饰,因原作者的局限性,可能在观点和史实上存在某些问题,希望读者明察。本文原载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军事历史》杂志,共七部分,本刊计划分两期分别发表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没有哪一次战争像朝鲜战争那样对中国如此之重要,中国人不仅参加了抵抗美国的持续将近三年之久的流血战争,而且这是中国地面部队和空军都参加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6月30日伊拉克政权移交的临近,伊拉克将走向新的里程碑,而关于这场战争的许多秘密仍未揭开。人们都知道在战争前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和军方情报人员在伊拉克无孔不入。4月号的美国《空军》杂志捅出了这样一个秘密: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本土的情报人员同样立下了大功。他们通过执行绝密的“向后伸手”计划,在战争期间共向一线作战部队提供了3万份优质情报报告,帮助美军发现了大约1000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巴巴罗萨”是十二世纪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帝菲特烈·巴巴罗萨一世的名字。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发动了侵苏战争,扬言三个月内要将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为把侵苏战争涂上圣战的色彩,他将“弗里茨”侵略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以“闪击”式战役击溃苏联。苏联为了抵御德国的侵略,艰苦而又卓越地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以其深远独特的影响、丰富多样的作战形式在三国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是一场囊括了野战、攻城、追击、遭遇、火攻、退却、水战等多种作战形式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企图通过江河作战而谋求实现统一而最终失败的战争。无论从大战略的高度来看,还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分析,赤壁之战都是一场具有多种典型价值的战争。今天,我们分析战争敌对双方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争指导的优劣得失,仍能获得历史的经验与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魏庆 《军事史林》2008,(7):40-42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空军特地组建了女飞行员飞行团,驾驶战斗机打击法西斯,为第599夜间轰炸机团提供协同作战,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批女性战斗机飞行员,其中一些人后来甚至成为击落5架敌机以上的“王牌飞行员”。  相似文献   

13.
1942年 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这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中,日本海军吃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败仗,南云忠一舰队的 4艘航空母舰在顷刻之间被击沉。这次大海战从根本上扭转了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战争胜利的天平终于倾斜到了美军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内外对这次海战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长期和彻底的反思后,认为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战指挥“一团糟”   (一)情报战先输一筹   日本军事分析家渊田美津雄认为,“美军提前发现日本的攻击计划,是日本失利的惟一最主要的和…  相似文献   

14.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3,(20):20-22
伊朗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世界强国,今天仍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从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急剧转变为在中东最强硬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邪恶轴心说”出炉以及伊朗核计划被披露之后,美伊两国曾处于战争边缘状态。2013年6月,被认为是温和派代表人物的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后,伊朗首先伸出了橄榄枝,改变了艾哈迈迪·内贾德任总统期间比较强硬的对话政策,而是不断释放出愿与美国和西方接触和对话的信息,为改善对美关系开启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5.
1952年冬,历时两年多的朝鲜战争正处于转折的关头。为了夺取战场主动权,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指示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于1952年冬至1953年春进行了长达四个月之久的反登陆作战准备。这次反登陆作战准备,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和动用部队之多,为志愿军历次战役准备所无法比拟,在我军历史上也极为罕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对这次反登陆作战准备在认识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的意见。为澄清史实,本文拟根据有关史料,对当时的战场局势、敌我双方的企图与计划和我军进行反登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 ,纳粹德国则是造成这场浩劫的元凶之一。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计划 ,他原本是准备在 1 94 3— 1 94 5年发动世界大战的 ,但战争却在 1 93 9年 9月随着纳粹军队入侵波兰而全面爆发。希特勒缘何提前 4— 6年发动世界大战 ,弄清这个问题 ,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 60多年前爆发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对我们在今天新的世界形势下探讨如何遏止和避免新的世界战争 ,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历史事实表明 ,希特勒提前发动世界大战 ,固然与他作为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冒险主义者和他所代表的德国最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密切相关 ,但同时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原因 :绥靖政策是纳粹德国提前启动战争机器的加速器 ;反德国际统一战线的流产 ,形成了对纳粹德国有利而难得的战机 ;在战争准备上 ,出现了促使和剌激纳粹德国提前发动战争的顺利进展和有利态势等。本文拟就上述观点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7.
历时5年的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著名战争。从双方将士阵前有形的斗勇拼杀,到两军指挥员帷幕后无形的斗智角逐,都为战争艺术宝库留下璀璨多姿的历史遗产。双方战略指导中的心理管理艺术的深层次较量,同样为这一宝库提供了绚丽多彩的历史财富。由于人们的行为,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两军一切智勇格斗的行为现象,无不植根在双方主兵者的心理管理艺术之中。一、交战双方人才优势的消长,蕴含着主兵者驾驭部属心理的艺术较量战场上的角逐,历来是人才的竞争。楚汉战争也不例外。论战前的军事实力,项羽…  相似文献   

18.
“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①根据考古学者的发现,中国历史大约始于2000万年前,但是,作为中华武德文化的历史,则是伴随着通过部落战争的归并逐步融合起来的华夏民族的崛起而迈出了第一步。最初的氏族部落的战争,是以血亲复仇为目的的,为血亲复仇而战是天然神圣的,是氏族全体成员应尽的“义务”。随着氏族活动范围的扩大,为本氏族的生存而争夺优良的天然环境的战争日益频繁。生产力的发展,使私有财富之“神”光临了人间。干是战争改变了它原始的本质,开始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向着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转化。军队的诞生,国家的初…  相似文献   

19.
美国战争动员体系是一个由组织体系、资源体系、法规体系和计划体系等战争动员活动各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240多年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和支援保障战争需要,美国不断调整改革战争动员体制,强化动员基础,建立健全动员法规和计划体系,战争动员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战争动员能力不断提升,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览美国战争动员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来,在美苏两极对抗的漫长岁月里,双方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时,也对不少国家进行过或大或小的热战。当我们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时发现,从1945年至今,美国先后产生了11位总统,而他们中的10位 竟或多或少地都与战争有缘,成了战后国际 关系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杜鲁门:发动朝鲜战争 就任于二战硝烟中的第33位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中注定与战争有缘。出于冷战战略的需要,他在亚洲的朝鲜半岛首先上演了二战以来第一起大规模的局部战争。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当时正在自己的家乡独立城度周末的杜鲁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