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书的艺术     
《兵团建设》2013,(12):48
我认为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及其夫赵明诚。我们想象到他们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了得的读书真味。易安居士于《金石录后序》自叙他们夫妇的读书生活,有一段极逼真、极活跃的写照。她说:"余性偶强记,每饭  相似文献   

2.
谁是谁的人?     
"谁是谁的人"是个老话题。逢各级改进作风正当时,风清气正,故此再提。"谁是谁的人",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背景、保护伞、拉帮结伙,想象成危难之时有人拉一把、踌躇之时有人推一把,提拔使用青云直上。其实选人用人,遵从群众公论、个人实绩,无论用了"谁"都顺理成章,即使是新朋故友都可以理直气壮,古代就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怪就怪在背后那个"谁"起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影响力,会不会干扰对"谁"的评  相似文献   

3.
斗禾 《政工学刊》2013,(2):80-80
在贵刊去年第9期刊首读到郭松岩写的文章《人生失意好读书》,很受启发:人生失意之时,名利离你远去,本真向你走来,可以静心读书,可以让平常心回归疲惫浮躁的躯壳。失意之时多读乐读、多思勤想,是真正静下心来去正视自我、反思失意的重要途径。在失意中读书,也是从失败中奋起,从失意中走出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书味细品     
读书如吃药。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里就明确指出:读杜诗可以“疗疾”。读书,虽可治病,但毕竟与中西药品的药理有所不同。它主要用于情志方面疾病的治疗,诸如弱智、疑虑、灰心、急躁、萎靡、气盛等等,大都可以通过读书得以调理和矫正。读书如吃饭。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人都需要吃饭,但吃些什么,怎么个吃法,却是大有讲究的。同样道理,虽说是读书,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13,(19):43
我们每个人,都好比一座双层建筑。入口在一楼,那里住着我们的家人;二楼是每位家人各自的房间,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听音乐、读书。还有一个地下室,我们姑且称之为"灵魂地下一层"。这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储存着我们记忆的碎片。而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在更深处的"地下二层",还有着一间漆黑的屋子。没有人知道这个黑屋子有多深,也没人知道它的最低处能到达何处。在音乐和文学领域,虽只需触及"地下一  相似文献   

6.
在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读书不完全是一件个体化的事情,所以,读、还是不读,为什么而读,读些什么,什么在影响读书,这些问题从最初开始就具有了特殊的意味。联合全军五单位,《解放军生活》杂志编辑部对连队读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个人发展需要"是当代军人阅读的主要原因,理论素质类图书是他们平时读得最多的图书。总体说来,连队战士用于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对自我评价也不高,这也说明在连队建设中,读书应该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7.
祝谦 《兵团建设》2012,(Z1):35-38
繁荣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我们要做什么?一是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凝魂";"魂"之功力,在"凝铸"。二是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聚气";气之所为,在"集聚"。三是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鼓劲";劲之迸发,在"鼓舞"……  相似文献   

8.
读书,可以使人增益智慧,增添活力;写作,可以让人传递理念,交流思想.作为一名团政委,在任职的3年时间里,我始终以书为伴、以书明志、以书养性、以书修行,勤于读书作文、严于律己育人,带领和引导部队官兵,促进内部团结和谐、凝魂聚气、和衷共济,有效推动团队整体建设蒸蒸日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学习是培育内在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能力素质、塑造领导气质的基本方法。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滋养听党指挥的正气,培植胸怀全局的大气,厚养运筹帷幄的底气,才能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即修身养性,对共产党员来说就是修养党性。修养党性,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实践证明,党员干部无论身居什么职位、肩负什么重任、面临什么环境,都要先读书养性,才能更好地为官执政。读书可以滋养思想。一日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三日不读书,心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全民阅读,需要在全社会养成人人读书的习惯,营造人人读书的氛围。军人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在"全民阅读"中走在前列,有助于这一风尚的形成。现实中,有的同志认为自己上了不少学、读过不少书,现有知识够用了。这一认识十分偏颇。一家国外机构提出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过劳死”不能再继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精神包袱沉,这‘三座大山’让许多知识分子‘不堪重负’,不少人英年早逝,令人痛心。”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中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状况引起委员们的广泛关注。据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期的五十三四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位领导送给我一句话:思想要高于职务。仔细品味,这既是为官从政的经验之谈,更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他的力量不取决于体力,而是思想。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历史人物的粉墨当场,不管是什么"家",首先都是思想家;从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到思想文化,不管是什么"建设",前提都是思想建设。"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核心是思想的不朽";天、地、人"的合一,关键是思想的合一。从某种程度上说,  相似文献   

14.
许石林 《兵团建设》2009,(22):53-53
“九成中国人不会读书”——您可能会说我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吧?是的,这话的确说得极其不准确!更靠近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九成以上的中国人不会读书!  相似文献   

15.
到院校学习,时常有人会问我在哪个学校读书?而我会回答在某某学院学习。读书不就是学习么?有什么区别呢?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我看来,读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学习要读书,而且非读书不可。正如有人讲的"聪明书打底","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增广贤文》有"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等。但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课堂上学,更多的要向实践学、向身边的人和事学。既要学字面上的东西,也要学书本以外的"无字天书"。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今年二月参加冬奥会开幕式前,接受了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专访,在谈到工作占去了其大量的时间时说:“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主席的一席话,深刻地揭示了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他的读书生活也具有强大的榜样示范作用。作为军校图书馆,我们面对着学员读者群,可以说,学员们的读书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而需要引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学员们的读书状况,今年年初,  相似文献   

17.
"亲近阅读"读书活动使干部的笑脸比以往多了,工作作风较以前改善了……今年2月,兵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浩对农四师开展的这一活动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每年三八妇女节到来之时,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大串巾帼女杰: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刘胡兰面对顽敌的铡刀,面不改色,从容就义;红色娘子军为斗恶霸求翻身,转战椰林,所向无敌……她们不是男儿,胜过男儿,其志向坚定,其胸怀坦荡,其英勇顽强,其大义凛然,无不使人佩服、赞叹、崇敬。然而,在感叹之余,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否人们在赞美她们的"英雄气"时,忽略了她们的人情味、特别是女人味的一面呢?  相似文献   

19.
有人在知乎上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对此,最高赞的回答是:当你开始想要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读书的意义.因为,是读书教会了你思考. 无独有偶,关于读书,杨绛先生留给世人的答案是:"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上认为,当人与人之间达到理解、信任和尊重,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时,其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因为自律比他律更具渗透性和认同感,更具有管理的实效和长效。全军优秀基层干部骨干带兵实践,无不把"倾听"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和一项必备要素,融入部队管理教育领域的全过程。对开展基层心理工作而言,解决心理问题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但倾听来自官兵心灵的声音或许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人们都有倾诉的欲望,希望别人能够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经验,此时最需要一个好的听众。这是一种十分微妙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