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立强 《国防》2011,(12):53-54
应战是军队的根本职能任务,预备役部队是支援保障现役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力量。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动员24.5万预备役人员参加战争,其中有8.7万预备役人员直接被派往海  相似文献   

2.
杨冀平 《国防》2006,(1):45-45,46-47
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衡量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基本指标,是动员质量与速度的有机统一。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动员使用的后备力量,将配合现役部队快速遂行作战任务,客观上要求其必须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动员模式,坚持“以快为主、充分准备、果断决策、密切协同”的原则,突出提升动员质量和速度,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一、立足编组实际,简化动员层次在预备役部队平时建设中,对预备役部队组织布局通常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适应战时快速遂行任务需要,二是编组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为预备役部队快…  相似文献   

3.
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再次征召300名海军预备役人员和40名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至此,美国至“9·11”事件以来征召的各兵种预备役人员总数已达32686人。 美国的预备役部队在美国的对内对外军事行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进行侵略扩张的得力“干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动员预备役部队进行积极待命状态,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为恐怖主义,布什已经授权国防部,最高可招集100万名预备役人员,以支援港口军事行动、医疗救援和其他援助行动的准备。那么,美国这支“能征善战”的预备役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似文献   

4.
美国已把后(预)备役部队作为现役部队全面合作的伙伴。在海湾战争中,先期抵达海湾的部队中就有一部分是刚征召来的后备役部队。这说明,预备役部队虽属后备力量,但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后备不等于后用,我们要树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时使用的观念,把预备役部队作为战争的基本力量进行建设。 量量化快速动员时限。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是军委、总部给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的基本目标之一。围绕这个目标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需要对这个目标进行量化分解,使之变成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标准。其内容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为军事打击阿富汗做准备而动员了3万余名各兵种预备役人员。近日,本刊编辑部收到读者想了解有关美国预备役部队方面知识的来信。本刊曾在前些年对美国等国家的预备役制度及部队建设情况做过报道,此次就美国如何培训后备军官做一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美国从其战略需要出发,调整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并力求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借鉴美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经验,我军预备役建设应该遵循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王恩惠 《国防》2003,(3):42-43
快速动员是预备役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基础。因此,加强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在新形势下做好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工作,应着力健全“四个体制”。  相似文献   

8.
蓝显忠 《国防》2006,(2):31-32
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是预备役部队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从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重要环节。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作战进程短促,给快速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备役部队面临战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也给快速动员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探讨现代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是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应着重打牢“五个基础”。一、坚持经常性国防教育,打牢思想…  相似文献   

9.
《国防》2004,(3):55-56
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保证部队完成“打赢”使命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平时建设中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建设,切实打牢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10.
快速动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组织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与机动演练,要解决诸多难题,比如,快速动员如何完善动员机制、组织指挥等等。这些年,陕西省军区始终把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围绕快速动员和适应作战任务能力的快速形成,科学筹划、分步实施,完成了所属部队整师、整团实兵实装快速动员集结演练。通过演练,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傅慧军 《国防》2003,(3):44-45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争爆发突然、作战手段多样、作战进程加快,对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备役部队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建制转  相似文献   

12.
张金柱 《国防》2005,(8):42-43
同时,全面加强民兵工作,不断增强国家“应急”和“应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民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我国进行的任何一场战争中,民兵作为实战力量,与现役部队优势互补;作为保障力量,在遂行战场勤务上发挥独特作用;作为动员力量,成为部队兵员补充的主要来源。近期世界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国防后备武装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在海湾战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安全稳定争中动员了24.5万预备役人员,发展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新形在伊拉克战争中动员了15.5万势下,改革和加强民兵工作,必须预备役人…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新的作战样式要求国防动员必须以高科技动员为重点。科研人员是科技动员最重要的对象,科研人员动员决定着科技动员工作的质量。当前,科研人员动员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动员工作的开展。一是服预备役年龄与科研人员年龄不配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科研人员35岁以下的占32.4%,然而,我国《兵役法》规定士兵服预备役的最  相似文献   

14.
预备役退伍军人属一类预备役,是战时重点动员对象。为摸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预备役退伍军人管理办法,提高战时兵员动员速度,今年6月四川省眉山县按照上级的批示,组织实施了一次集结点验200名预备役退伍军人的动员演练。该县将具体任务下达给县城附近的东坡、象耳、太和、崇礼、松江镇和505厂。6月  相似文献   

15.
丁少武 《国防》2006,(10):46-47
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组织指挥,是指在当地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统一领导下,国防动员委员会、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预备役部队指挥员、指挥机关对动员行动的组织领导活动。提高快速动员组织指挥能力,是确保预备役部队动员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因而必须高度重视。一、客观环境分析信息时代,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将处在敌高技术侦察系统的严密监视和作战系统的打击威胁之下。尤其是组织预备役部队动员集结,车辆众多、人员密集、目标大、时间长,易被敌人发现跟踪,将受到严重威胁。近期世界几场局部战争均表明,高技术打击兵器与完善的…  相似文献   

16.
战士:我想就我军的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提几个问题,可以吗? 指导员:可以。战士:首先请谈谈,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什么? 指导员:三总部有关文件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中央军委的一项重要决定,是保证战时我军能够迅速动员扩编应付突发事件的重大措施”,“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一切工作要有利于战时快速动员。具体说来在思想上要确立战时快速动员,在组织上要适应战时快速动员,在措施上要保证战时快速动员,在训练上要突出战时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17.
预备役军人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集中是兵,分散是民。这种亦兵亦民的特点,决定了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必须重视平时的后勤保障。我认为,保证战时快速动员,预备役师、团平时后勤工作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健全和巩固后勤组  相似文献   

18.
王宗明  曾祥雕 《国防》2003,(10):41-42
未来我们面临的战争将是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因此,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着眼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求。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动员指挥的复杂性,要求预备役部队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的动员领导,提高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我省预备役部队组建17年来,按照“政治合格、组织坚强、训练有素、作风优良、装备良好、动员快速”的要求,着眼提高建设质量,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不断提高,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10月29日召开的云南省预备役部队工作会议对我省预备役工作做出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0.
魏玉祥  程晓印  何灵 《国防》2002,(1):11-11
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去年初冬时节,沈阳军区指导辽宁省军区组织预备役部队进行了快速动员、机动演练,探索了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机动的程序、内容及方法,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这次演练以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方针原则为指导,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暂行办法为依据,坚持科技融入、战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