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东风 《国防》2010,(10):54-55
我军几经精简,现役部队总体规模已经不大,战时动员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并肩作战是一种必然。目前,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主要由省军区系统负责,难以达成战时与现役部队无缝对接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建设与使用一致的原则,把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作为一个整体,依据作战任务进一步深化预备役部队建设调整改革,尤其是在组织建设与军事训练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杨冀平 《国防》2006,(1):45-45,46-47
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衡量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基本指标,是动员质量与速度的有机统一。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动员使用的后备力量,将配合现役部队快速遂行作战任务,客观上要求其必须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动员模式,坚持“以快为主、充分准备、果断决策、密切协同”的原则,突出提升动员质量和速度,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一、立足编组实际,简化动员层次在预备役部队平时建设中,对预备役部队组织布局通常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适应战时快速遂行任务需要,二是编组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为预备役部队快…  相似文献   

3.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建立健全快速动员体制,提高后备力量质量,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快出兵、出好兵,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他们的素质如何,对预备役部队建设影响很大。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的素质要求与现役部队干部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4.
张慎兵 《国防》2014,(6):42-4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建制序列的组成部分,在未来战争中担负为现役部队动员扩编成建制补充后备兵员、直接支援保障现役部队作战等任务。军队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现役部队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5.
颜光 《国防》2000,(7):20-20
战时的需要是平时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作为首批动员对象的预备役部队,通常要与现役部队同时投入作战使用。“后备不等于后用”,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特点之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系统与系统间的强烈对抗。因而要求预备役  相似文献   

6.
邓四海 《国防》2006,(10):60-60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军分区以提高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为目标,把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作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预编预备役人员平时管理办法和战时动员路子,建立了个人电子信息档案,每人都有照片、联系电话、专业代码、出生年月等基本数据;拟定了去向、训练、点验等方案.统一了训练教器材、服装以及各类表(册、卡)标准。  相似文献   

7.
郑德华  王双 《国防》2004,(10):39-39
科技练兵是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基本途径。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的科技练兵,必须适应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依据性质任务、结合特点规律、紧贴建设实际,科学确立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和方式方法,切实搞好各种保障,努力提高科技练兵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构建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战时将配合和接替现役部队担负国土守卫任务。因此,必须紧贴预备役部队担负的任务,着眼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科学构建预备役部队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一是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构建训练内容。预备…  相似文献   

8.
叶爱群 《国防》2004,(8):17-18
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的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平时建设与战时使用相一致,坚持预备役部队建设与现役部队建设相结合,坚持提高战斗力与发展生产力相统一,狠抓建、训、管、用四个环节,不断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一、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长期战略任务,精心组织指导,切实抓出成效。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现役官兵的…  相似文献   

9.
罗燕军 《国防》2003,(10):42-43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未来配合现役部队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必须下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其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一是要确立“一体化”建设思想。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都大量动用预备役人员参战的美国,一直重视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建设。其国会曾通过裁减常备军提案,但多次否决裁减后备役提案,相反还增加了后备役在“总体力量”中的比重,目前在陆军中50%的战斗部队和80%的后勤支援部队都由后备役人员担任。我  相似文献   

10.
李连善  徐闰庆 《国防》2002,(7):32-32
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是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基本模式。这一特定的模式,决定了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应将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与现役部队的接轨,实现与现役部队同步协调发展,以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预备役部队在总体力量上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联邦建立武装力量后,对苏联时期的预备役制度进行了调整。目前,俄罗斯联邦的预备役部队没有固定的员额, 军队中也没有成建制的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平时不执行现役任务,仅在动员时补充部队。俄罗斯预备役人员约为550- 600万人,是现役人数的3-4倍。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作为战时首批动员对象,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其召之即来能用.要着眼供需对接这个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夯实教育管理这个基础,确保抓在手上召之即来;扭住训练演练这个抓手,实现快速反应来之能战;完善制度机制这个保证,做到齐抓共管高效动员.  相似文献   

13.
实现预备役部队建设与现役部队建设协调发展,就是要把预备役部队建设纳入全军作战力量建设之中,整体规划,统一领导,通盘考虑,使之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从其战略需要出发,调整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并力求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借鉴美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经验,我军预备役建设应该遵循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苑世军 《国防》2004,(10):32-33
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设目标,必须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坚定不移地走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优势互补之路,促进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整体跃升。一、摆正位置,树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观念实现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同步发展,必须树立整体作战力量建设的新观念,正确认识并致力于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第一,着眼“不变质”需要,树立同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观。必须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铸牢“军魂”,把握正确的建设方向,保证队伍的纯洁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李能祥  沈建忠  孙正 《国防》2010,(4):51-51
预备役部队军民结合、亦兵亦民,其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部队情况特殊与坚持部队建设高标准的关系。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相比,体制编制、保障渠道、任务要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其根本属性和职能任务与现役部队是一致的,因而在建设上不能降低标准。要着眼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预备役是相对于现役而言的,指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国家通过预备役制度,可在平时储备兵员、战时快速动员。在冷战结束后美国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国预备役部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共动员了24.5万精选预备役人员,是二战以来  相似文献   

18.
杨延富 《国防》2014,(1):40-41
正预备役部队受武器装备及训练人才等局限,有很多训练靠自我组织难以落实,因此,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预备役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好方法。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抓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已经成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在精简现役部队的情况下,为适应现代战争特点,加强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健全快速动员机制,增强综合国防实力的一项重要措施。1989年召开的全军预备役部队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预备役部队建设,要遵循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战时快速动员需要的指导思想,按照保持稳定,控制规模,打好基础,提高素质的方针,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全面加强部队建设,使之达到组织落实、政治合  相似文献   

20.
快速动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组织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与机动演练,要解决诸多难题,比如,快速动员如何完善动员机制、组织指挥等等。这些年,陕西省军区始终把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围绕快速动员和适应作战任务能力的快速形成,科学筹划、分步实施,完成了所属部队整师、整团实兵实装快速动员集结演练。通过演练,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