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利用燃烧分析方法,对TBD620V12柴油机的缸内压力曲线进行了放热规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了HALLO进气系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确定了TBD620V12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采用HALLO进气系统,既保证了低负荷下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使柴油机可在低负荷下良好地工作,又保证了高负荷下进气量,使高负荷下燃油充分燃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准维燃烧模型不能客观反映高原柴油机工作过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智能仿真模型修正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计算并识别出准维燃烧模型的经验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并确定为待修正参数.基于遗传算法,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柴油机准维燃烧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误差在4%以内,为深入开展高原环境柴油机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压水堆、沸水堆、气冷堆、钠冷堆核动力装置的实际过程,建立了最简单的热动力学模型.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的火用分析方法,对核动力装置中主要的热量传递、作功与受功过程的不可逆性进行了分析.文中以A型和B型电站压水堆核动力装置为实例进行的火用损失与火用效率的对比计算表明反应堆内裂变能从裂变碎片到燃料的传递过程是整个核动力力装置火用损失最大的地方,其次是堆内燃料元件导热过程,然后依次是汽轮机、蒸发器、冷凝器、管路、泵.而火用效率最低的地方是冷凝器,其次是汽轮机、堆内燃料元件、蒸发器.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分析具有热阻、热漏、内不可逆性的定常流联合卡诺型热机循环.导出了在傅立叶导热定律下联合循环功率、效率和生态学指标的性能,并进行优化;得到功率、效率和生态学指标之间的优化关系,并由数值计算分析了功率、效率和循环熵产率之间的关系.所得的结果表明,最大生态学指标下的效率十分接近于联合循环可以达到的最大效率;相应的熵产率也要低于以输出功率为优化目标时的熵产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多管武器毁伤效能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了多管炮效能第一、第二定律,根据定律,猜想并推导出了多管因子的计算公式.并对公式计算数据和传统经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管数小于24时,两者误差不超过3%,公式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同时扩充了传统多管因子的经验数据,并对24管以上多管武器效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装置和IBM PC/XT微型计算机构成缸内压力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柴油机缸内压力数据进行快速采集,测量精度高,还可对所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本系统结构成本较低,可用于柴油机性能研究实验室,进行试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其它科学计算,也可用于配有微型计算机的大型船舶的集控室,用于管理监测和科学运算。本系统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扩充,处理能力可超过CB466燃烧分析仪。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大功率柴油机,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功率柴油机在不同喷油提前角下的燃烧特性,着重分析了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峰值角、最大压力升高率、燃烧始点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同时对缸内速度场、燃空当量比分布和温度场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喷油提前角的变化对预混合滞燃期的改变是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滞燃期内可燃混合气增多,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缸内最高温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8.
提出采用过氧化氢组液参与柴油机的燃烧,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同时降低油耗与排放的新方法。分析了过氧化氢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机理,从实用角度设计并开发了一种过氧化氢组液供给系统,并在135柴油机单缸机上试验研究过氧化氢组液消耗量对比油耗、烟度、排温及NOx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柴油机单、双Vibe燃烧放热规律模型,实现了模型模块化,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论证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研究的有效性,以及仿真研究中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93号汽油的成份构成,首先确定了93号汽油蒸气的化学等价分子式,然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别计算并讨论了不同当量比下93号汽油蒸气的定压和定容绝热燃烧温度。结果表明:93号汽油蒸气的化学等价分子式可近似表示为C_6H_(12);定压和定容绝热燃烧温度随当量比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定压和定容绝热燃烧温度均出现在Ф=1.1时,其数值分别为2 285.45 K和2 676.74 K;定容条件下,Ф=1.2时,终态压力达到最大值为988 207 Pa;在相同初始条件下,定容绝热燃烧温度比定压绝热燃烧温度高约178~476 K。  相似文献   

11.
为获取可调喷油规律条件下,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成因机理。在实现可调喷油规律喷射的基础上,基于Fir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利用模型分析了靴形喷油规律下柴油机性能随喷油提前角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增压时刻的滞后,喷油规律由矩形过渡到斜坡形再到靴形,实现了灵活可调的喷油规律。在靴形喷油规律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喷油提前角,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达到最优。同时,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柴油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以及放热率均逐渐升高,且到达各自最大值的时刻前移,而NOx排放量和碳烟排放量则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V型12缸柴油机缸盖振动燃烧段信号与缸内压力进行了时域对比,分析了失火时的缸盖振动响应,研究了供油规律随转速变化情况。分析表明缸盖振动中包含喷油器针阀落座的振动响应,研究了基于短时能量动态双阈值端点检测提取针阀落座响应时间特征的方法,利用振动信号的峰值加速度来表征针阀落座的强度。在不同工况及不同状态下提取了针阀落座时间及强度的振动特征,结果表明:振动特征能够有效反映针阀的工作情况,可以用于燃油喷射系统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可调喷油规律条件下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成因机理,在实现可调喷油规律喷射的基础上,基于Fir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标定,进而利用模型分析靴形喷油规律下柴油机性能随喷油提前角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增压时刻的滞后,喷油规律由矩形过渡到斜坡形再到靴形,实现了灵活可调的喷油规律。在靴形喷油规律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喷油提前角,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达到最优。同时,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柴油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以及放热率均逐渐升高,且到达各自最大值的时刻前移,而NOx排放量和碳烟排放量则分别呈现增加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散热柴油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散热柴油机是对燃烧室等主要受热零部件采取隔热措施处理的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通过燃烧室表面向冷却水的传热减少,可以显著减小坦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整体尺寸。介绍了低散热柴油机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隔热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坦克装甲车辆柴油机应用隔热技术研究的方向,指出隔热技术应用于柴油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隔热部件或涂层材料的可靠性,应用隔热技术后,应该进行燃烧系统优化及车辆冷却系统的整体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decomposition of oxydal(H2O2)and the combustion of diesel engine,the effects of H2O2 on the improvement of diesel combustion were studied.An oxydal spray system was designed to inject H2O2/water mixture into the manifold.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a 1135 diesel engine bench.The results show that H2O2 injection can make the curve of heat release rate move forward and decrease its peak value.Th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is decreased a little,while both NOx and PM emission are obviously reduc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8NVD48A—2u柴油机为例,针对船用发动机在热带海域热负荷过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实船改装和调试,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温,改善了燃烧,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海拔条件下柴油发动机富氧进气燃烧排气氧气体积分数与进气氧气体积分数关系的模型,对海拔2 000,3 000和4000m处不同转速时发动机富氧进气的燃烧状况和富氧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发动机正常进气过量空气系数α<1.2时,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燃烧状况的效果明显.发动机富氧进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