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党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群众公认”是指人民群众对所选拔干部的反映、评价和认可程度.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要在选任干部中,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看法和反映,并把其作为考任干部的依据,保证选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那么,在实践中怎样把握和运用“群众公认”的原则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正确领会“群众公认”原则的实践意义首先,“群众公认”原则保持了与我党根本宗旨的一致性.我党是创建初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井冈山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的“保家保田保饭碗”等,把我党的政治路线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民群众看到党的干部是在带领他们向前走,就拥护.如今,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目标与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相一致,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并有政绩的人,人民群众才赞成,才“公认”.  相似文献   

2.
许向农 《政工学刊》2002,(10):51-51
如今政绩对一个人、一个单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绩是上级领导和机关考察部属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了政绩 ,等于垒就了步入先进行列的梯石 ;有了政绩 ,就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然而 ,政绩并不都是像 1+1=2那样简单和显而易见的 ,政绩不一定就是“真绩”。要真正看清政绩 ,也需要火眼金睛和一套识别真伪的硬功夫。看清“真绩”要有较强的甄别能力 ,不被浮夸虚报蒙住眼、塞住耳 ,铲除“干部出数字 ,数字出干部”的痼疾。许多政绩是靠听汇报得来的。有的干部汇报时头头是道 ,弄几个“四六句”开头 ,然后左一个一二三 ,右一个四五六 ,把你…  相似文献   

3.
政绩,通常指干部的工作成绩。政绩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事业观、权力观、名利观的综合体现。从目前抓基层的情况看,一些干部存在只注重眼前利益,追求轰动效应,把抓基层当成出名挂号、争彩头的“功利场”,流露出“有政绩”就是“得名利”的思想倾向,很值得警惕。基层是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各级领导和机关抓基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概括为“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正确理解和把握“四大特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理论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立足国情、勇于创新的集中体现;民族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努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集中体现;时代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四大特色”连为一体,互为参照,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5.
“如何评价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地方的领导干部来说,科学评价政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即要把人口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部队领导干部职责使命特殊,工作岗位特殊,在如何评价政绩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套用地方的标准。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部队领导干部的政绩呢?江泽民同志指出:“基层过硬是最好的政绩。”这个论断为科学评价部队领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龙岩市在去年乡镇班子换届前夕,全市54.2%的专武干部受到重用。这是该市用“三字经”管理专武干部的结果。 在干部使用上认准一个“贤”字。为使用好专武干部,市委和人武部确立了四条原则:对德才优秀、政绩突出的,尽量提拔使用或优先安排到重要岗位;对德才较好,政绩较突出的,平职安排使用;因年龄、身体等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从事武装工作的,平调到适当岗位;长期打不开局面和犯有错误的,就地免职或降职安排。依据上述原则,在去年的乡镇班子换届中,就有8位专武干部担任乡镇第一、二把手.人大主任、组  相似文献   

7.
政绩,顾名思义就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之业绩。衡量一个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现实成果,又要看长远发展;既要看“硬件”建设,又要看“软件”建设;既要看显性成绩,还要看隐性成绩。  相似文献   

8.
“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也是考察、选拔干部,特别是选拔团以上干部应注意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干部的考察也是一样,如果顾其部分不计其余,或者重视表象的忽略潜隐的,就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对干部“德”的考察,应注重用系统的观念去分析、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一、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现出一个领导干部“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在一个人工作…  相似文献   

9.
4月底,湖南省隆回县人武部在地方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四化”标准,大胆启用和提拔年轻专武干部,使那些碌碌无为,政绩平庸,单比“胡子”和“皱纹”,盘算着自己下一步该提到某某位置的专武干部的如意打算成为“昨夜星辰”。 3月初,根据中办发〔1999〕24号文件规定和广州军区及省军区有关义件,专武干部一律要求年轻  相似文献   

10.
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团党委积极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在干部队伍中实施素质目标与职责目标相结合的“双目标管理”机制,并叫响了“凭素质立身,靠政绩进步,在岗位成才”的口号,有效激发了干部学习成才、勤奋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加强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上,有好的文件、政策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收到实效,必须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有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襄樊军分区把学习贯彻24号文件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更难得可贵的是他们把提高专武干部的综合素质,作为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营造了一个“靠素质立身、凭政绩进步”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预师驻玉溪某团一营干部中,有一位预任少校女军官,任职三年,率全营官兵创造出“先进营党委”、“参建参治先进单位”等政绩。她就是多次被师团评为  相似文献   

13.
祝润安 《国防》2003,(8):26-27
专武干部兼职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兼职现象带有普遍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贯彻新时期民兵工作指导思想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民兵工作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确立了新时期民兵工作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广大专武干部在做好武装工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一种最新的民兵干部管理模式在山东省威海市草庙子镇推行,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就是“头数晋升,尾数淘汰”相结合的双向激励机制——“分级动态管理法”。它能进一步量化民兵干部管理,调动更多民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民兵干部规范化建设。 他们根据民兵干部1999年的工作政绩,按一定比例把所有干部  相似文献   

15.
选拔任用干部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军队团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暂行条例》对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程序、原则要求和条件标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对新时期选人用人的特点、规律认识不足,或者是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存在着种种“误区”,给当前选拔任用干部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一是“领导推荐”。毛主席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推荐干部是领导的重要责任,也是领导政绩的重要体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伯乐相马,领导荐才,是一种管用的办法,许多年轻优秀干部就是经领导推荐才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上讲:“为政以德”。政绩反映官德,官德决定政绩,有什么样的官德就会出什么样的政绩。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高尚的人品官德谋政绩,以正确的政绩观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验交流     
四川高县人武部党委经过一年多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下干部管理路子,收到较好效果。 这个部坚持把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实行“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反对干部任人唯亲,任人唯顺的错误做法。对本质好、政绩突出的干部大胆使用;对溜须拍马、言行不、工作不力的坚决不用。抵制了干部工作的不正之风。二是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技术干部比较密集的单位开展了“首位激励、末位诫勉”的活动。时间虽然不长 ,效果比较明显。正如群众所说 :“首位激励、末位诫勉” ,犹如尺子 ,量出了政绩的长短 ;犹如镜子 ,照出了工作优劣 ;犹如鞭子 ,鞭策每个同志不敢懈怠。所谓“首位激励、末位诫勉” ,就是在干部管理中 ,通过群众评议、支部讨论、机关考核、党委确定的方法 ,在不同层次人员中确定“首位”和“末位”。对被评为“首位”的干部 ,在职务晋升、立功受奖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被评为“末位”干部 ,组织诫勉谈话 ,公开宣布实施一定期限诫勉。在诫勉期内不予晋职晋衔…  相似文献   

19.
党管干部既是我党我军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认真回答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改革开放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管干部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对干部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继承发扬党管干部的光荣传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一、要纠正“首位不到位”的倾向,在管好干部思想上加大力度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是坚持党管干部第一位的任务,必须作为根本性环节来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少数干部受“酒绿灯红”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有滋长.一些党组织的领导对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甚至片面地认为“干部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教育没搞好,而是政策制度不完善.”我在部队调查时,就有不少同志反映,“现在关键是要把干部的实际问题解决好”.这种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都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 ,一身正气 ,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 ,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决不允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些都是执政的共产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最根本的“为官”之道。党的干部要破除封建的“官本位”思想 ,高扬和树立共产党人应有的“新观念” ,正确处理好“做官”与“做人”、“做官”与“做事”、“做官”与“做文”的关系 ,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