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鸭的驯养     
在江西省南昌县城西,矗立着一栋四层大楼,人称“野鸭楼”。它的主人就是南昌县南新乡青年民兵王三水。提起王三水驯养野鸭的事老表们无不交口称赞,夸他致富有高招。 1984年的夏天,王三水和妻子上庐山游玩。一天,到一家个体餐馆就餐,见餐馆里座无虚席,人们都在翘首以待店主的拿手好莱——清炖野鸭。轮到他的,竟足足等了两个小时,一品尝,果然味道鲜  相似文献   

2.
小野鸭回家     
今年的6月2日早晨,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经过武警官兵和当地人民群众十多天的顽强拼搏。明火终于被扑灭了。刚刚从798高地火场下来的武警黑龙江森林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四中队官兵们,躺在地上等待转场。这时,一只小野鸭的嘎嘎叫声,叫醒了战士小张,他和记者一起找到了它。它的妈妈在哪儿?它怎么会活下来?在这片焦土上它能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3.
“尽心尽力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吴希明的座右铭,也是他真实的写照。吴希明在工作中是典型的“拼命三郎”。多年来在他的日历上,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现在吴希明正忙于“重点工程”的核心工作,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十分清楚怎样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常说:“人,不能没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4.
他自认为平凡,却塑造了伟大,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他是一个传奇,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 他思想深邃,高瞻远瞩,是一位战略科学家; 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新一代航天人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变身而来的民营企业家,商界的摸爬滚打并没有磨掉赵庆峰质朴的底色,谦逊、和善、温文尔雅,这是他给记者的最初印象。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赵庆峰,了解了他的坚韧、他质朴单纯的心境以及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发现:经历了中国市场经济大潮的数次洗礼,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心态决定成功,这话很有道理。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是他的心态好。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面对人生,他能勇敢地接受挑战和应付困难,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周恩来却说他:"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的。"他说自己:"没有真理,任何人也无法让我低头!"他是张爱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  相似文献   

8.
近读郑筱萸"悔恨的遗书",对我们思想触动很大。郑筱萸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部级官员,本应勤政有为,回报党和人民,但他对金钱和权力的贪婪最终使他背离党和人民,毁了自己。他的遗书,字字是血,句句是泪。他自毁前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不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失去了理想信念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苏俊 《政工学刊》2008,(7):43-43
胡迪尼是一位优秀的魔术师,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逃脱艺术家。他曾经夸口,一个小时内能从世上任何牢笼中逃脱。英国一个小镇特地建造了一座坚固的牢笼,向胡迪尼发出挑战。胡迪尼一向勇于接受挑战,何况又有一笔不菲的奖金,他欣然赴约。那天观众云集,许多媒体也赶来报道。胡迪尼信心十足地走进牢笼,门随即在他身后关上了。他立即脱下外套,紧张地工作起来。他的腰带中藏着十英寸长的铁条,这就是他开锁的秘密武器。但是30分钟后,他的自信消失了。  相似文献   

10.
温氏妙语     
前不久,在一本杂志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打电话告诉父母,他想带一个朋友一起回家,他朋友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想和我们一起生活。他的父亲对他说:“像他这样残障的人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负担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这样让他破坏了,  相似文献   

11.
“要做一个干净的人,树立好的形象;做一个勤奋的人,多作一点儿贡献;做一个负责的人,不让组织多操心”。这是阜新军分区后勤部部长昝闰春的座右铭。多年来,他把学习当责任、把岗位当事业、把权力当义务,在本职岗位上清廉白守,施展作为,后勤部多次被上级树为先进,他本人也被辽宁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校军官,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村干部;他把心融进了乡村,把爱洒给了农民,一心为农民兄弟办实事解难题,使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军队“服务人民”的神圣宗旨。他就是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少校村官”的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武部政工科长——张达俊。  相似文献   

13.
诤言示警     
《说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孙叔敖被楚庄王任命为令尹,众人都来庆贺。唯有一个粗衣白帽的老头闯进门来,冲着他警告说:“我听别人说过,身份尊贵而恣肆骄横的人,众人就要贬斥他;官高爵显而独断专行的人,国君就要罢免他;俸禄丰厚而贪图私利的人,是很难保住他的地位的。”孙叔敖听了,震动很大,他遵从老人的训诫勤勉施政,使楚国得到了治理。  相似文献   

14.
“人要有点追求”,这是李景凯常挂在嘴边的话。他1981年入伍就在边防,一千就是29年。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他从当年那个放马的小战士成长为今天的上校军官,正是凭着不断的追求,他在任和龙市人武部政委的5年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先后与3位部长团结共事,把一个落后的人武部建设成连续两年被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的单位,  相似文献   

15.
李晓 《中国民兵》2010,(3):61-61
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他是一个来城市拉煤的力工,在城市里租房,艰辛地求生活。  相似文献   

16.
参与承包过青海总队基建工程的“老板”们都知道,要干该部队的建设工程,偷工减料、以劣充好、不讲求工程质量的事情是万万干不得的,因为总队营房处有一个“黑包公”,他经常带领战士们推倒、砸掉不合格的.伪劣工程。就是这样一个让领导放心、让同志们称赞、让不法承包商害怕的“黑包公”,他所管理的17个工程项目有16个被评为优良工程,1个被评为样板工程,他本人6次受到嘉奖,  相似文献   

17.
“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这样搁以前,他做什么事我都瞧不上,执拗的像傻子,可现在这么一看,信念这玩意,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钢七连连长高城这样评价他的士兵许三多。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傻的普通列兵许三多逐渐成长为一名军队尖兵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出生于浙江江山县一个普通家庭。他精明能干,胆大心细,深得蒋介石的信任,组织领导军统工作,可以说是权倾一时。而这位杀人如麻的军统头子的突然身亡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极大的疑团,关于他的死因可谓迷雾重重,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9.
程德志 《政工学刊》2010,(11):35-35
近日,在一篇英雄传记中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一等功荣立者盛其顺为了掩护战友,自己落得左手指残缺,右肘骨粉碎,左腿高位截肢。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浑身是胆的勇士,在上阵地之前还是一个“吃亏的事决不干”的“懦夫”。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最初当兵的动机是为了“曲线就业”。然而,当他在战场上亲眼看到连长、指导员和党员们冲锋在前、  相似文献   

20.
翻看这期的《中国军转民》杂志.您一定会感到中国军工丰富多彩。本期的《风云人物》栏目刊登的是方颖的文章《别有洞天在实验》。此文选择了一个独有的切入点,叙写的是中航工业一个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徐明。这是一位综合环境实验专家。徐明出身航空工业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造飞机是他的理想。他勤奋学习,考上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飞机制造专业。毕业后他走进了航空工业这个他心目中最理想的高科技行业.开始了追求梦想的耕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